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国柱:用镜头聚焦月湖之美

杨国柱和他的摄影器材。
(陈朝霞 摄)

    本报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林婷婷 陈蕊   

    “窝居月湖边,天赐后花园。信步曲径路,朝夕享清闲……觅景独慧眼,力求好照片……”走进杨国柱老人位于海曙区月湖街道梅园社区的家中,数万张记录月湖历史人文的照片让人目不暇接,老人吟诵的一首《我爱月湖》诗歌,更将人带入月湖的诗情画意中。

    81岁的杨国柱1997年从宁波外贸系统退休,第二年他拾起了年轻时的摄影爱好,开始聚焦月湖,拍摄这里的美景和人文、街道和社区的各类活动。“20年来我留住了月湖四季美景和历史变迁,生活也有滋有味。”杨国柱开心地说。

    杨国柱是北京人,1979年调来宁波后,在这里工作生活了40年,其中在梅园社区居住了20多年,对家门口的月湖充满感情。

    杨国柱笑称月湖是自己的“福地”。20年来,只要天气好,他就会背着相机,在月湖畔转悠。“月湖的花鸟鱼虫、亭台楼阁、高墙大院、历史人文,都富有诗意和底蕴,成为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杨国柱说。

    “20多年前的月湖只是一个小小的湖,没现在这么大,周边很多老宅子,呈现破败景象。”杨国柱展示电脑中文件夹里的照片,指着位于紫金巷的国保单位林宅修葺前后的对比照片说,以前这里是南门医院办公场所,整个院子陈旧不堪,医院迁走后,林宅经过整修,恢复了古色古香的面貌。“如今的月湖,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博物馆多了,游客纷至沓来,成了老人的后花园、儿童的游乐园、游客的博览园。”

    在杨国柱的镜头中,月湖的一花一草都充满灵性,来往人物也富有情趣,他还配上很多自己写的诗歌,抒发情怀——

    他赞月湖美景:“月湖春情暖,游人醉忘返。腊梅傲雪娇,红梅绽笑脸。海棠诱蜂蝶,樱花更妖艳。百禾换新绿,柳丝荡悠然。老幼公园嬉,盛世太平年。”

    他颂月湖秋韵:“月湖入秋美,游人醉忘归。蓝天白云远,金银桂香飞。霜叶红黄艳,蕉花望空垂。一湖碧清水,怡然入心扉。”

    杨国柱告诉笔者,年轻时他做过小学老师,后来从部队院校英语专业毕业,再从事外贸工作,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退休后,他还在宁波老年大学学习中外历史、文学和旅游文化、摄影等课程,并曾担任市老年大学摄影研究会会长。他深有感触地表示:“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为审美打下了基础,摄影也陶冶了我的情操。”

    如果说创作月湖美景图,是爱好的话,那热心记录街道和社区的各类活动,则是责任使然。在杨国柱的照片库中,身边的节假日活动、志愿者活动、党员大会等也被一一入镜,他策划了“快乐老人、幸福写在脸上”活动,用镜头为几十位社区老人留下笑脸,并将照片放大送给老人,深受老年居民喜爱。

    杨国柱还拍下了一些在月湖钓鱼、洗衣、游泳等不文明行为,在他看来,月湖的美需要大家来维护,他的镜头也要发挥监督作用。

    20年来,杨国柱记不清自己花了多少钱买摄影器材,他笑称“可以买一辆高级轿车了”;他也数不清自己拍摄了多少张月湖照片,他展示包括内存1000G在内的几个移动硬盘,其中存满了他20年来的“战果”。

    这两年,杨国柱“玩”起了手机摄影,微信也用得熟练,“年纪越来越大了,腰椎老毛病也严重起来,相机太重了,改用手机了。”杨老说,用手机拍照、修图、配诗,一样记录月湖之美,一样乐趣无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