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古思今话重阳

    潘玉毅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过重阳节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何时虽未必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重阳之名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手书里已有记载。翻阅古籍还能看到,早在先秦时期,九月初九与三月初三这两个日子,已对国人有了特殊的意义。在作者为谁尚无定论的《西京杂记》里,重阳节更与上巳节一起被时人视为春秋两大节,祓禊与登高,皆有祛除不祥、祈求美好的寓意。而在唐代被定为正式节日之后,重阳节更成了举国同庆的日子。

    唐朝某年九月九日,十七岁的王维独自一人漂泊于洛阳与长安之间,适逢重阳,沿街所见,皆是佩戴茱萸的人,他们饮着菊花酒,吃着重阳糕,还相约去附近的山川登高望远,将节日的气氛点燃得分外浓烈。这一幕幕场景落入眼帘,不由令王维想起了远在故乡的亲人。

    此刻,故乡的叔伯兄弟想必已经将美酒装满了葫芦,将美食盛入了篮子,提壶携酒,一道去登高了吧?只是不知道他们挨个插戴茱萸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客居他乡、举目无亲的我呢?情到深处无从宣泄,唯有借笔抒发,于是他便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可以说将异乡人的归思写得十分刻骨了。

    转眼之间,1300年过去,摩诘之名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缘也在民间流传不息。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名叫陈少华的歌手从浙江新昌去广州闯荡,飘零异乡的他许是想起了千年之前的那位诗人,心生共鸣,作了一首《九月九的酒》:“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零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首“酒香”浓烈、“乡愁”更浓的歌曲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装点了不少“80后”的童年。

    可见,因为重阳的关系,乡愁的母题模糊了古今的界线,像糖葫芦似的,将人心一串而起。虽然人们对于“登高”的习俗已不如古时那般热衷,过节的氛围也不似从前那般热闹,却也从未将它遗忘。于现代人而言,重阳依然是一个节庆日子,只是在多数人的心目里,它已悄然演变为一个老年人专属的节日,称其为“老人节”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九九重阳所包含的尊贵、长寿之意,还是“四民并籍野饮宴”的古老习俗,都与之相符。到了九月初九这一日,人们多半会选择与家里的老人一起度过。为长辈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听他们闲说那些陈年旧事。那些回不了家的人也会记得打个电话,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问一声平安。

    2000多年前的墨子曾有一问:“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这是一个反问句,其大意与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论调相仿。像爱自己一样去爱老人,像对待自家的老人一样去对待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老人,这无疑是一种大爱,也是当下的一种流行趋势。放眼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选择在重阳这一日,为那些素昧平生或仅有几面之缘的孤苦无依的老人过集体生日,赠他们衣物,与他们闲话家常,为他们送去关怀与温暖,并将这种关怀与温暖延伸到生活的日常。“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那些老人,即便不曾登高,不曾赏菊,不曾吃桂花糕,心中想必也是欢喜的吧。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入秋以后,风一起,雨一下,天气便凉了。从短袖到长袖,从薄衫到外套,从九月初三的“露似真珠月似弓”,到九月初八的“冲天香阵透长安”,绿杯红袖紫兰黄菊交错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无论身在哪里,这样的重阳,都有人情似故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