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阳典故拾零

    清 宸            

    九月初九,原先仅是古人择定的一个秋祭日子。至唐代,被定为正式节日。因古人以六为阴、九为阳,九月初九,日月并阳,是为“重阳”。“九九”与“久久”谐音,其间又蕴含了一种长命永昌的吉祥含义。

    重阳佳节,除了踏秋、登高,民间还有赏菊、饮酒、煮茶、弹琴、插茱萸、吃重阳糕等多种习俗。特别是菊花、茱萸这两种植物,与重阳的关系尤为密切。菊花是凌冬不凋的花卉,象征长寿。据史书记载,曹丕曾在重九日,备了一盆上好的秋菊,送给钟繇,祝其安享福寿。到了宋代,人们制酒,喜欢在里面加上菊花和茱萸,还给茱萸和菊花分别取了“辟邪翁”和“延寿客”的雅号,“借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关于重阳节的名人趣闻轶事。先来说说大名鼎鼎的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和他外祖父的故事。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后隐居田园。可身为名士,用今天的话说,他拥有不少粉丝。有一年重阳将至,陶渊明去庐山游览,身边无酒,好不寥落。江州刺史王弘一直想见偶像五柳先生。无奈对方清高,不愿与官场人物交结。但此次王弘有备而来,他先请人牵线搭桥,然后携酒相见,最后终于得偿夙愿。陶渊明和王弘举杯共饮,既消解了阶层分别,也彰显了魏晋风度,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古代诗人写重阳诗,最常用的典故,莫过于“孟嘉落帽”。李白说“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杜甫道“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苏东坡也写“花枝不共秋欹帽,笔阵空来夜斫营”。这“落帽”的主人公正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孟嘉在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幕内任参军。某年重阳,桓温带了手下一众将官,登高饮酒赏景。此时,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没有发现。桓温看见了,却不提醒,反让手下一个文士作文把孟嘉嘲笑了一番。孟嘉事后看了那文章,不以为意,还极为赞赏,甚至著文回应。对该典故,后世有不同的评价。有的说反映了孟嘉洒脱浪漫的名士风范,有的说体现了孟嘉对位高权重者的鄙视和不屑。但不管怎样,“孟嘉落帽”现已成为一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才子名士的风雅洒脱、才思敏捷。

    还有一个重阳故事是关于李商隐的。李商隐诗才卓著,早年受晚唐“牛李党争”中“牛党”骨干令狐楚的提携,后来却做了“李党”人士王茂元的女婿,一辈子艰难生存于党争夹缝中,郁闷不已。令狐楚亡故后的一个重阳日里,李商隐在令狐绹(令狐楚之子)家中的壁上题了首《九日》诗:“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此诗一方面怀念了旧日恩主,另一方面希望令狐绹能像他父亲那样重用自己。据说令狐绹观诗后,百感交萦,将题有该诗的房间锁了起来,不再开放。

    重阳佳景殊美,天高云淡,水绿山明,枫殷菊黄,霜月清光。可惜古人写诗,惯于“悲秋”,让人读后总觉重九一过,严寒将至,仿佛人也步入了桑榆晚景。其实不然,宋人韩琦就说过:“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这个节日同样可以叫人心胸辽阔,意气风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