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名人牌”既要修门庭更要挖文化

    赵继承 

    我市名人故居数量较多且分散,市规划局委托第三方设计了保护利用规划,明确名人类型和典型代表,分析地域特点和环境条件,要对172处名人故居分等级保护(10月17日中国宁波网)。

    宁波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建城以来,宁波出现了许多名人,分布在不同领域,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闪烁着宁波人民独特的气质风范,是宁波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优势。

    时至今日,这些名人仍在宁波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塑造上,发挥着“代言人”“领头雁”作用,更能为宁波的改革发展担当“推手”。打好“名人牌”是一项展现宁波底蕴、提升宁波形象的“文化工程”。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尽管我市在名人文化传承发扬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以往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主要根据“名气大小”,存在工作偏颇和力度不一的问题,导致有的名声在外、门庭热闹,而大多数“养在深闺人未识”或“门庭冷落车马稀”。比如,中心城区100家名人故居,已修缮的有41处,其主人均为在宁波具有共识的名人,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而59家未修缮的名人故居,其主人多为“影响力一般的名人”。从名人故居保护修缮后的利用情况看,以纪念馆居多,利用形式单一,文化宣教和传播能力弱,带动辐射效应小,甚至空置现象也不鲜见。

    这提醒我们,传承发扬宁波优秀传统文化,打好名人这张牌,要具备系统、创新、融合思维,既要修缮名人门庭,更要发扬名人文化。从目前我市即将实行分等级保护的172处名人故居看,地域分散,类型各异,条件不同,有的起步早、有影响,有的未开始甚至刚刚起步,有的停留在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层面,有的只满足修缮门庭,仅为参观而缺少传承教化的功能,让人很难留下学思悟行的“念想”,保护利用工作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我们应以名人故居分等级保护利用为契机,按照规划建议,多部门合力协作,抓紧启动保护修缮工程,让名人故居门庭靓起来,人来车往。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宁波名人历史遗迹、历史典故、历史事迹和精神特质、品格修养,并将之整理、编写、出版、宣传,讲好名人故事,创作名人文艺作品。同时,采取措施促进名人文化与旅游联姻,将名人故居融入当地旅游开发,融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进一步丰富属地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创新方法手段,采取以商养文方式,生产更多名人文化产品,最终形成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应双丰收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