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一曲《大江东去》

    大 漠            

    每周五中午,单位工会组织的合唱团有一堂合唱课。给我们排练的是一位年轻的来自高校的合唱指挥,姓陈,光头,戴一副玳瑁眼镜,两眼闪烁着睿智的光,与《中国好声音》里的歌手平安近乎神似。他那生动、幽默的教学风格深得合唱团成员的喜爱。

    一天,老师发给我们的曲谱是《大江东去》。苏轼的这首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诗词作为一种表现生活、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有着和谐的音韵与鲜明的节奏。诗词从一开始就是用来吟唱的,从先秦的《关雎》《蒹葭》到现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从民间乐府到伟人诗词,几千年的文化一脉相承。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学时教我们古代文学的诗词学家刘操南老先生,在上到屈原的《离骚》时,通篇吟唱。他用一种自由发挥的腔调随心吟诵,他唱一句,台下的学生跟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偌大的阶梯教室,一百多号学生,若齐声吟唱,该是怎样的气势。但大家显然还不太习惯刘老师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于是更多时候变成了老先生深情而执着的独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唱到动情处,老先生情难自禁,泪流满面,完全沉浸在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壮志未酬、含怨抱屈的情感世界中。那时候,刚刚迈进大学校门,才疏学浅、不谙世事的年轻学子又怎能理解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和眼前这位文史兼修博古闻今的老教授的心声!

    因为爱好古诗词,平日里对古诗词曲情有独钟,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李商隐的《无题》“别亦难”、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月满西楼”……这些词曲大多愁苦哀怨,大多儿女情长。

    手头的《大江东去》则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苏轼的词,当代作曲家瞿希贤编配,可谓珠联璧合。合唱曲分四个声部,女高、女低、男高、男低。简谱上标注了“f”“p”等很多强弱符号,句与句之间以及句中标有好多休止符。曲子看似简单却不好唱。课堂上,老师先让我们朗读,凭藉个人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这首词的理解,深情饱满地朗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着诗词顿感热血上涌,思绪穿越到930多年前的北宋,定格在1082年的壬戌之秋。巍巍长江、气势磅礴,一中年英才,峨冠博带,兀立江岸,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激情澎湃、感慨万千……

    那一年诗人四十七岁。两年前因“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到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做黄州团练副使,一闲职。这以后,心灰意冷的他一次次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偕客泛舟,月夜登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兀立江岸的苏轼,无疑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构成其诗词作品浪漫主义的基调。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轼的词,旷达超脱,追求壮美的风格和宽大的意境。相传苏轼当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说,“我词何如柳七?”(柳七即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幕下士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虽然言语间有戏谑,但可见两人词作风格的迥然不同。

    “歌的开头‘大江东去’句要有爆破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步到位,切忌拖泥带水。你想象,面对亘古东流奔腾不息的长江,诗人是何等的感慨,古往今来多少功名卓著的英雄人物,一如眼前这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俱往矣!广阔而悠远的空间时间在这里交集,展现出一幅极为宏大的历史画卷。所以,一开头就要唱出一种气势、一种激情、一种胸怀。”合唱团指挥陈老师,晃动着智慧的脑袋,闪烁着蕴含才情的目光,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神采飞扬地示范着。

    好在合唱团的成员都是文化单位的员工,文学底子不薄,悟性不低,经过老师一番点拨,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壮怀激烈的开篇之后,紧接着是男高、男低两个声部的合作,就像讲故事,娓娓道来,又似旁白,告诉人们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是东吴名将周中郎赤壁之战的地方。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女高声、低声部接上。我唱的是女低声部。此时,站在赤壁矶的仿佛就是你自己,你就是诗人苏东坡,你的眼前陡峭山崖高耸入云,汹涌波涛搏击江岸,激起千万堆的雪浪,凶险而又壮观,那四溅的浪花甚至飞溅到了你的脸上……女声部学员一个个眉角上扬,双目圆睁,脸部极富表情,悄悄地、生动地描述着眼前赤壁的景象。

    紧接着四声部齐头并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歌声悠远绵长,气贯如虹。随歌声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多么波澜壮阔的秀丽江山,从兀立江岸的年代前推870年,一代枭雄曹孟德,神武雄才孙仲谋,足智多谋诸葛亮,英姿伟略周公瑾……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交响汇集!秀美的江山,辽阔的疆土,英雄辈出,各领风骚。雄浑宽厚的和声衬托着高昂激进的主旋律意气风发,层层递进,直到歌声高唱入云。

    气势磅礴之后,“画风”一转,男高声部用舒缓抒情的行板带出遥远的往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才识卓越、英气逼人的周公瑾,从孙策平定江东,幸得国色天姿的乔公小女,英雄美人,那一个春风得意啊!那时周郎才二十四岁,韶华似锦。十年之后,风流倜傥、足智多谋的周瑜又运筹帷幄,举重若轻,火烧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曹军打得一败涂地。激越的歌声把历史画卷推向又一个跌宕起伏的高潮。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诗人从慷慨激越的历史往昔一下跌落到冷酷无情的现实——面对北宋国力的衰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威胁,想着自己仕途挫折、华发早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诗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人生如梦啊,且洒杯酒祭江月。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男女四声部在高昂激越的歌声中激情收尾。

    一曲终了,历史画卷缓缓收起,余音却在后塘河边的大楼上回荡,我的思绪也久久无法平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