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我国创新创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与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发布会在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举行,双创白皮书指出:我国双创形势呈现新变化,即创新创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更加活跃,新登记企业呈现活力不断增强、结构更趋优化、竞争力明显提升的良好态势;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科技人员、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各类创业群体继续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大潮,从草根到精英、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参与群体越来越多元、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创业投资更加活跃,迈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推动创业资本更多投向人工智能、生物医疗行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双创政策体系更加优化,普惠性和实效性持续改善,有效解决了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政策痛点;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成效显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尽快补上养老服务中的

    人文关怀短板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光明网-理论频道》刊文指出:从近些年国家和地方一些重要的举措看,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已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就现实情况来看,人文关怀仍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

    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缺少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在制度安排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精神,在服务标准体系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标准,在具体实践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情怀,在学界讨论中更多的是关注物质投入和满足物质需要而很少关注如何注入人文关怀,这些一定程度上导致老年人精神保障不足。因此,新时代的养老服务业需要尽快弥补人文关怀的短板,用人文关怀的精神来形塑新型制度体系和社会氛围。

    一要以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指导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如民法典应当维护和弘扬孝老、敬老的传统伦理;养老服务应当有专门的立法并体现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精神;其他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当有利于形成子女孝老、社会敬老的氛围。二要以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指导完善养老服务标准。在制定养老服务的标准时,不能只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标准,还应同时重视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标准。如尊重老年人的主体性,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程度,服务供给不得损害老年人的尊严,服务过程维护老年人的体面,等等。三要重点培育养老机构与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情怀。包括专业培训应当加入老年心理学与人文关怀的课程,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精神慰藉。

    城乡发展

    应走融合发展道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在《新华日报》刊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城乡发展还面临不充分、不平衡两大挑战。

    就面对不平衡的挑战而言,要注意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看到,平衡是目标之一,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无需回避的是,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容并不完全重合,反映在空间形态与政策重点等方面,但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更有“和”的一面,二者在根本目标与实现路径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战略高度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者不可偏废;从根本目标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强调以人为本,尤其是强调以农民为本;从实现路径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都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从作用机制上讲,城镇化进程中核心城市、大城市高度发展,能为乡村振兴带来辐射与带动,提供动能支持。

    推动城乡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二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构建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形态;四是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动城乡新一轮改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