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石碶星光村:

南塘河畔,这里风景独好

星光村村口(陈朝霞 摄)

    南塘河畔,河水自西向东缓缓流过。河岸两侧,幢幢村舍依河而立,白色墙面上花鸟山水的彩绘,让人耳目一新。走进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除了整洁的村容,不时从蓝天掠过的飞机也构成独特景观。

    “我们村临近栎社国际机场,距离宁波市中心约10公里,交通便捷。”星光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军介绍,虽地处城郊接合部,但是星光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正积极贯彻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打造成宜居宜业的洁美村庄。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孙 勇 叶荷雅  

    台湾“孔子”沈光文故里

    在星光村,最古色古香的建筑是一座由沈氏宗祠改建的沈光文纪念馆,星光村是被台湾人民誉为“开台先师、文化初祖”的沈光文的故里。

    从纪念馆里陈设的文献资料中,沈光文作为台湾“教育始祖”“文化初祖”“中医鼻祖”的辉煌事迹徐徐展现。

    沈光文出生于1612年,自幼苦读诗书,才华横溢。1659年,举家移居泉州,不料遇飓风,船漂至台湾,从此在台南善化开始了流寓生涯,并创下了台湾史上诸多“第一”:第一所汉语言文学启蒙教育私塾,第一个在台用中医、中草药治病救人,第一篇《台湾赋》《台湾舆图考》,第一个台湾诗社“东吟社”……

    “沈光文是沈氏第十八代子孙。”82岁的村民沈谒毛曾经担任沈光文纪念馆管理员,他告诉笔者,2012年10月29日,在沈光文诞辰400周年之际,星光村按传统习俗,以抬大轿的方式恭迎来自台南善化庆安宫赠送的一尊沈光文塑像。“如今,星光村和善化两地已结对互访,每年有台湾群众来参观、交流、访问,尤其是暑假,有很多台湾大学生慕名前来参观。”

    在村内南塘河边的一块写着“瑞光楼故址”的石碑旁,沈谒毛老人讲述了星光村另一段充满文化气息的传说。

    元末著名戏曲家、瑞安人高则诚因避战乱,客居星光村沈氏楼时,写出了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经典戏曲《琵琶记》。完稿之夜,欣喜若狂的高则诚独自伏案,忽见桌上双烛火焰相向弯曲,交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美丽的焰虹,不禁高喊“瑞光、瑞光”,从此沈氏楼被改称为“瑞光楼”。

    如今,瑞光楼已不复存在,而一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沈氏后人所立的“瑞光堂”木牌匾尚在,让这个美丽传说有了生动注脚。

    安居乐业的新老村民

    如今的星光村有户籍人口2680人,而外来务工人员有3800多人。“虽然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但是新老宁波人和谐共处,亲如一家。”徐国军说,“村里通过土地出租和旧厂房改造设立工业区出租等方式,每年有600万元收入。因此,星光村村民待遇逐年提高,2017年年底村里给股东发放每股2000元股金。

    经济条件改善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上了新台阶。“村里文化礼堂建成两年来,每个月有活动。五一、十一、中秋、重阳等节假日,村民更是自编自演自导歌舞、戏曲等节目,欢聚一堂。”村文体委员沈秋云告诉笔者,今年村文化礼堂还入选街道“碶味无穷”系列活动文化礼堂,每周与其他入选的3个村开展文化走亲,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了。

    今年开始,星光村重点创建洁美村庄。如今村居粉刷一新,白色立面配以各种图案的彩色墙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家户户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点缀以水池、木艺、山水墙绘等景观小品。村民邵祥春将两层小楼的院落装扮一新后,他87岁的老母亲每天非常舒心,老人笑眯眯地对笔者说:“年纪大了不太出门,每天看见自家庭院清清爽爽,老欢喜的。”

    在已经开园3年半的星光村老年乐园,有45位老人入住。“本村7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只需交200元床位费就可入住,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徐国军表示,下一步还将提升老年乐园消防设施,加大对农田棚舍拆除力度,继续提升南塘河沿岸景观,让村民更加安居乐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