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处有香丘:红楼谈香录》

    作者亚比煞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日期2018年5月

    《红楼梦》从问世至今,各类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影视剧改编也数不胜数。本书作者亚比煞却另辟蹊径,用香味参悟书中人物,诠释书中情怀。

    “何处有香丘”一句出自《葬花词》,被作者拿来当了书名。全书分为“钗香”“合香”“品香”“恋香”与“后记”五个部分,前四部分把不同人物与各种香味联系在一起,将每一个独特的灵魂通过嗅觉变成外化的、可以感知的存在。比如在“钗香”篇中,作者写秦可卿“眼饧骨软是甜香”,将这个兼具端庄妩媚与风流袅娜的女子和性感的甜香相联系,给人一种绵密婉转的温柔感。在“品香”篇中,作者用“柑橘调”写巧姐的柚子和板儿的佛手。直白简单、清新通透的柑橘气味,就像两小无猜的巧姐和板儿,虽然留香短暂,却恰恰符合素年锦时的单纯与美好。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书中人对应香气时,会列举出各类品牌的香水,可谓匠心独运。

    当然,“香”之所以能唤起心中情感,是因为它绝不仅仅是嗅觉上的存在。司马迁曾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对“香草”的喜爱最终指向了他精神上的“香丘”——“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样的,《红楼梦》中的“香”亦被作者阐释为对善和美的追求。比如在《黛玉的书房:书香与药香》一文中,作者写“乌木沉香”知性、中正、禁欲、自律,写“雨后当归”富有禅意、温柔古雅,最终是为了透过书香和药香传达黛玉内心的幽暗和孤独,体现她孤洁的品性。“人以香分,闻香识人”,不同性格的人物配上各种香气,呈现各自的精神气质。

    (推荐书友:陈羽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