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港遗址文化长廊。(黄美珍 沈孙晖 摄) |
|
大黄鱼美食节现场。 |
踱步象山黄避岙乡高泥村,风景秀丽,山水相宜,除了盛产满池清荷外,还有丰富的海上资源,成为镶嵌在西沪港畔的一颗璀璨明珠。省级文明村、省3A级旅游村庄、市千村绿化示范村等荣誉,更让这颗明珠光彩夺目! 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梁珊珊 高泥村建村于清乾隆时期,现由里高泥、外高泥和东塔3个自然村组成,有农户265户共860人。该村海水养殖面积3135亩,村民基本上从事黄鱼、鲈鱼网箱养殖,有浙江省网箱养殖第一村的美誉。 借着宁波市“斑斓海岸”精神文明示范线建设的东风,从前年开始,高泥村发挥山海、人文等资源优势,产业、文化、文明“三翼齐飞”,全面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闲置资源被盘活成“香饽饽”,激发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泥村流转600亩土地,承包给宁波市里海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里海荷塘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有江南中式四合院风格的高端精品主题民宿“安澜别院”,并在别院中设立大松石篆刻传承工作室,由我市工艺美术大师王群“坐馆”。 村民孙满良原本在外创业,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红红火火,“回巢”后利用60亩闲置土地,发展集休闲、观赏、戏曲体验为一体的农果休闲综合园“佳迪农场”,深受戏迷爱好者及家庭亲子活动参与者的喜爱。周宝国原是一位老渔民,子女在城里上班,房子长期闲置。他把房子改造成“赏荷轩”民宿,“面朝大海,尽赏荷花”的卖点吸引了各地游客。 “近期,我们又全面排摸了村内16户闲置农房,正通过招商引资打算进一步打造精品主题民宿。”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告诉笔者。 全域旅游的发展,打响了这个渔村的品牌和知名度。花田旗袍秀、大黄鱼捕捞体验、千人黄鱼宴……今年8月,以“黄鱼百态,趣在高泥”为主题的高泥村首届大黄鱼美食节举行,众多游客前来赏鱼趣、品鱼鲜。 同时,高泥村厚植文化根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村庄全面发展。据介绍,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派人到浙东沿海考察,最后选址高泥村欲建设新的军港。开港大典时,西沪港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壮观场面胜过了当时的上海滩,因此有了“大高泥、小上海”之说。该村发掘宝贵的历史资源,建立军港遗址文化长廊,成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泥村还立足本村渔业养殖,在文化礼堂建成了渔业养殖文化展览馆;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创建海藻文化展览馆,展示海藻养殖文化和海藻标本,成为中小学生的实践学习基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海牧渔生活,造就了渔家人勤劳、淳朴、热情的性格。为了提升乡风文明,黄避岙乡邀请县文广新局、县志办的专家以及全乡退休教师,组成一支家风家训提炼队伍,通过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提炼出各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