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承 据中国宁波网报道,日前,江北区教育局发布招生红色预警,区内的宁波大学附属学校、惠贞书院小学部、江北外国语学校生源爆满,超过学校规划招生人数。同时,报道还提及海曙、鄞州、北仑、镇海等地不少学校生源也爆满。 发布招生预警,缘于省教育厅今年10月出台的《关于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户籍生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明确,各地教育部门要对学区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招生规模人数9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发布黄色预警;达到招生规模人数10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发布红色预警。 为啥我市多地会出现生源爆棚问题?在户籍制度改革、二孩生育政策放开和城镇化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市出现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外地人口本地化、流动人口常住化和适学人口高的发展态势,各地生源不断增加。但同时,城镇学校建设、增强容纳能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跟不上,加上一些家长存在盲目追求名校的非理性择校观,致使就学“向城镇挤”“向名校挤”的问题日益突显。 面对生源爆棚预警,家长肯定最着急、最犯愁、最担心,教育部门和学校想必也坐不住、静不下、闲不得。部分学校生源爆棚已是事实,就得采取针对性措施。 好学校、名校的资源毕竟有限,人人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还不切实际。道理好明白,情感过不去,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惜血本一哄而上“抢购”学区房,导致一些学区户籍生高度集聚。一些地方不得不按购房和迁入户口时间先后,采取“限入”“分流”等措施来缓解。这些被分流学生的家长,就会产生“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失望心理,甚至使学生产生“矮人一分”的心态。所以,家长择校时要理性,买“学区房”时要有心理准备,以免“被分流”之痛。 学生、家长之所以纠结于“好学校”“差学校”,反映的正是义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在校际、区域间存在不平衡现象。对此,教育部门要有效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使之能够流通、互补,尽早实现“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的目标。比如,继续深化乡村老师支持计划,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力度,鼓励骨干教师从城区学校流向农村学校、从优质学校流向薄弱学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要办的民生实事。从这份红色预警信息看,教育发展与群众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就会连带产生房价居高不下、择校恶性竞争、人的心理失衡等问题。对此,各级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下好“先手棋”,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