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约车的安全 与乘客隐私孰轻孰重

    苑广阔

    针对今年网约车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安全事件,中国最大互联网出行服务公司“滴滴出行”日前在郑州、深圳等10余个城市试点车内录音、录像功能,引发公众对于保护乘客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讨论(11月21日《珠海特区报》)。

    滴滴公司目前正在国内多个城市试点车内录音、录像功能,这对于维护乘车安全、保障乘客利益,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有了车内录音、录像功能,一方面是对潜在的侵害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实际上发挥的是事前预防的功能;另一方面,有了车内录音、录像,也为日后解决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提供了证据,有利于维护司乘双方的合法权益。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车内录音、录像功能的推出,乘客的隐私问题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正如一些乘客所担忧的,如果在乘车的过程中做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进行一些比较私密的谈话,被录音、录像,然后泄露出去,不是后患无穷?这样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但是我们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事实:其一,出租车也好,网约车也罢,大家更加倾向于把车内空间视为一个公共空间,而不是私人空间,那么作为乘客,在公共空间就应该主动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护自己的隐私,而不是主动泄露自己的隐私。更何况,即便没有车内的录音、录像功能,如果碰到心怀不轨的司机,不是照样可以通过各种设备窃取乘客的录音和录像吗?更进一步说,我们总不能在开车的过程中,把司机的眼睛蒙上、耳朵堵上吧?

    其二,滴滴公司当然也会考虑乘客的隐私问题,所以滴滴将录音、录像内容加密保存在设备之中,乘客和司机均无法调取观看。若乘客、司机在7天内未发生纠纷,滴滴系统会自动删除。这已经最大限度做到了对乘客隐私信息的保护。所以说,有了乘客的自我防范,再加上滴滴方面在技术上的积极作为,乘客的隐私应该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网络车的安全和乘客的隐私,很容易让人想起“鱼与熊掌”的选择,进而导致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但在笔者看来,事情也许并没有那么复杂。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乘车安全大于一切,如果过分强调隐私,追求“百分百”的隐私而牺牲了对安全的要求,显然是不明智的。换言之,要“鱼”还是要“熊掌”,最终要看是“鱼”对我们更重要,还是“熊掌”对我们更重要。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为了安全而放弃隐私,而只是说在尽量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把安全置于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越来越多的人具备隐私保护意识,当然是好事,但是在乘车过程中,尽量不要涉及个人隐私,也同样是乘客对自己负责的体现,而不是自己随意泄露个人隐私,然后又担心这些隐私在更大范围内被泄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