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山的华丽转身

王力涛

梅山湾帆船赛

    20世纪80年代初暑假的一天,我从梅山乡政府的大院子里骑上28寸自行车,来到里岙村的田王,叫上同学胡凯。从他家的小弄堂穿出,走到梅山供销社前的大路上,经过“九间头”老房子和梅山乡中心小学老校舍,再往前骑,过梅山中学旁的山脚,就是外岙。从外岙开始,田地开阔起来,路边种满了棉花、豌豆和各种其他植物。过了担峙村,绕过一个废弃的海塘。海塘口一过,一望无际的,就是梅山盐场了。

    这对还是小学生的我来讲,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当时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盐场观察晒盐的过程,对盐场化工厂散发出的工业化气息极为崇拜。这个化工厂可是当时岛上最为现代的标志性建筑。

    梅山是北仑东部的一个海岛,靠近大陆,原来是分离的几座小岛,后来经过围涂连成一片。岛上居民以渔业、海上养殖业和农业为生,闯荡意识很强。

    梅山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眼界的开拓,跟梅山盐场的建设有很大的关系。

    梅山盐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一批需要接受“再教育”的知识分子下放至此。他们到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向大海要一块土地,通过围涂,建成了一个5000亩的盐场。此后,知识分子们将梅山盐场建设得井井有条。

    梅山盐场为梅山人带来了城市生活的初体验。在盐场里,目光所至,可以看到化工厂、医院、食堂、宿舍楼、气象仪等岛上过去没有的设施和物件;盐场的生产建设,让梅山百姓的家里通上了电;盐场生产,也给很多梅山人带来工作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梅山人与来自全市各地的知识分子交上了朋友,了解到很多本来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盐场的医院,对梅山百姓开放,当时有好几位宁波地区的“一把刀”(优秀医生)被下放到了这里,是很多梅山人一辈子敬重的朋友。一直到2000年初,依然有梅山人跑到宁波市区,去找那些白发苍苍的原梅山盐场老医生看病。

    又经过多年期盼,2007年,宁波市决定开发建设梅山岛。这次开发,被人们称为继梅山盐场后的第二次创业。

    2007年12月便桥通车当天,作为记者的我从上梅渡过渡到梅山,来到通车现场,看到了无数围观的梅山百姓。很多人带着发自内心的激动接受采访:“有了急事或者生个急病,再也不用担心没船出不了岛,这是我们一辈子的愿望。”那天,我第一次坐车通过便桥离开梅山岛,桥上的铁板轰轰作响,我的心情同样澎湃——这是梅山人从开发建设中得到的第一个实惠:终于不用坐船出岛了。

    盐场的土地渐渐消失。偶尔从便桥经过,看到尚未开发的土地上,还留着一些正方形的小盐砖。慢慢地,这些砖也消失了。建设初期,事关梅山的采访往往只有三个“战场”:梅山大桥工程、七姓涂围涂工程和行政商务大楼工程。每次有客人来参观考察,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会拎着户外音箱和图纸,“老三样”一站一站地介绍过去。因为施工场地尘土飞扬,工作人员介绍完毕,回到梅山人称为“树脂厂”的管委会临时办公点,个个灰头土脸。

    很快,这些场景也成为回忆,盐田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马路、堆场、港口、绿化和高楼。2008年,梅山保税港区通过国务院批复。接下来几年,三大工程陆续完工,经过新一轮的围涂,梅山岛的面积从26.9平方公里增加到38.3平方公里。2010年,在原来梅山盐场和七姓涂围涂工程的土地上,梅山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作,梅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地,周边的各种写字楼拔地而起,梅山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被人们称为“酒桶楼”,天天有无数的购买者进出;梅山办起了直升机5S店,闷声不响地一年卖出了上百架飞机;梅山港口10个泊位即将建成,这里将进出世界最高等级的集装箱船舶;汽车进口口岸引来的汽车,铺满了巨大的停车场;宁波大学梅山校区建成投用,首批学生进入美丽的新校园学习。

    梅山盐场彻底消失,新的梅山崛起,这是历史的选择,一次完美的转身。就像为梅山盐场建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宁波市老领导张永祥对梅山新一轮开发建设者说的那样:梅山是有光荣传统的地方,是有梅山创业精神的地方,愿大家取得更大的胜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