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吉余: 雕梁画栋中的“墨斗”人生

▲一心建造传统建筑的郑吉余。
(张瑶瑶 沈孙晖 摄)
◀周氏祠堂顶部。

    象山西周镇弘瀛村“周氏宗祠”、新桥镇石柱里村北方风格“四合院”、新桥镇关头村灵佑禅寺“三圣殿”……这些青瓦黛墙、飞檐起翘的中式传统建筑,均由象山“作头”师傅郑吉余带队设计建造完成。从业40多年来,他倾心投入传统建筑建造、修缮、设计制图的研究与实践,默默雕琢自己的“墨斗”人生。

    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瑶瑶 石彩虹  

    年逾古稀的郑吉余是西周儒雅洋村人,幼时家中贫困,早早辍学跟着父亲在生产队干农活。24岁时他离开生产队,拜入西乡一带最有名的木匠葛载木师傅门下学习木工。

    “搭脉搭脚底,脉来从根起。吉余,每做一件木工,要先动脑筋再动手,就能样样做好了!”师傅的教诲一直印在郑吉余的心里。而他确实是块有天赋的“木料”,聪明好学,对传统建筑充满热爱,拉锯、刨木、抬木头、拉线弹墨……样样冲在前,每天最早上工,最晚下工。

    学徒时期,郑吉余是徒弟中技术掌握得最好最全面的一个,不仅学会了“七弯大床”这种高难度高精密的细木手艺,还掌握了整套传统建筑建造技术。

    “大木老师手艺精,手控丈杆量得清。曲尺木斗线弹准,墨画梁柱分寸明。”当地民间童谣赞美的就是画墨师傅,也称为“作头”师傅。传统建筑往往需要一个木匠团队合作完成,“作头”师傅就是其中的头领。

    身为“作头”师傅,郑吉余接手的传统建筑中,祠堂结构最为复杂。通常一座祠堂有60多根柱、几百杆梁,要凿几百个柱窟。在施工中,“作头”师傅的丈杆非常重要。丈杆以一根长竹竿制成,上面用墨笔标注了各屋各梁的长度及尺寸。一般“作头”师傅造一间房就需一根丈杆,而郑吉余只需一根丈杆。他的丈杆与别人不同,上面用墨笔画了各种符号,密密麻麻且有顺序,很多人看不懂。“丈杆是‘作头’师傅的宝贝,下工后必须仔细保护起来,这是我吃这碗饭的担当与责任。”郑吉余说。

    制作好丈杆后,郑吉余要在毛坯木料上用墨斗弹出各部分构件的形状和位置,其他木匠只要按照墨线加工就不会出错。“一座祠堂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木构件,‘作头’师傅对每一根料都要清清楚楚,一墨下去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房子就无法安装。”他告诉笔者。

    做传统建筑要融入自己的创意才会有活力。在做西周弘瀛村周氏宗祠观戏台的台板时,郑吉余对选材、刨板、铺板都极具心思:整个台板横截面呈弧形,中间高四周低,落差细微,肉眼几乎看不出。但只要在台上走几步,就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回弹力。他说:“回弹力强的戏台可以有效减轻演员的腿部冲击力,避免损伤,尤其是武生进行翻大斗、盗抢棍棒等力量型表演时,脚感更舒适,有助于提高演出水平。”

    虽然已70多岁,但郑吉余经常研究图纸到凌晨一两点,清晨早起开工,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目前,郑吉余有三个徒弟,他乐于看到有人学习这门手艺,虽然平时严厉,该吼该骂毫不含糊,却倾囊相授。

    “我想建造存世上百年的传统建筑,而不是一二十年就崩塌的。只有这样,后来的匠人才会继续精益求精。”郑吉余还计划在家乡儒雅洋村建造一个传统建筑陈列馆,馆内展示各种传统建筑建造所使用的工具、设计模型、传统木制家具及工艺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建筑,传承这门手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