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质社区 助力宁波和谐宜居

    陈志卫

    前不久,第三届“宁波品质社区20强”出炉。社区的生活环境如何,居民们的真实感受怎样,市民巡访员进行第二轮实地观察,对入围20强的品质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得出的总体结论是“品质范”社区居民幸福感很强。窃以为,经过多年的建设,品质社区已经成为宁波新型社区的新坐标。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宁波社区同全国社区一样,于新千年之初建立了新型社区体制,每个社区有人管事、有序理事,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日新月异。经过十多年的不懈推进,全市500多个社区基础服务功能场所齐全,部分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十分钟社区服务圈”“十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十五分钟体育健身圈”和“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等功能圈,使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惠及每位居民。

    社区是大家的家园,是“小社会”又是“大家庭”。作为一种新形态,城市化带来的“陌生人社会”往往使人困惑,建设品质社区,让大家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成为共识。在北仑区的芝兰社区,入住的百户少数民族居民,与本土居民曾有过语言隔阂、习惯冲突,社区通过“民族联谊小组”将他们拉进“朋友圈”,如今,双方可以说水乳交融。

    建设品质社区,单靠居民自觉显然不够,更需要制度创新。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流动,原有的户口管理服务遭遇挑战,慈溪、余姚、鄞州等地设立“和谐促进会”,为百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北仑、海曙等地50万名农民“洗脚上田”,通过“和谐理事会”参与社区共治,失土农民在转为市民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确保生活安定。

    品质社区里,社区公共服务与市场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更具多样性、灵活性。海曙区有20万名和谐促进员全天候守望家园,社区“老娘舅”、邻里“和事佬”为居民提供“软服务”,居民遇事可调解,心理疙瘩化解了,心情舒畅了,邻里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2018年6月,中国科学院宜居城市研究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招宝山三件宝,养老、服务、医疗好”,这是一位省领导为宁波品质社区的题字,也是宁波宜居城市的一个注解。宁波新型社区的发展从粗坯走向精致,越来越得到居民认同,根本原因在于,它顺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就应该是一个幸福宜居的生活共同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