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六宝轶事

王六宝在“非遗”展示现场。(王升大博物馆 供图) 

    叶向群          

    宁波物阜民丰,早年市肆林立。商业和手工业经过行业竞争和岁月的大浪淘沙,留下了一批老字号。单说跟“吃”沾边的,就有状元楼、梅龙镇、缸鸭狗、赵大有、楼茂记……都是本地家喻户晓的品牌。老字号久盛不衰,全赖口碑二字。好口碑讲究的是德艺双馨。

    物换星移,花开花落,因为种种原因,当年那些老字号,凋零的凋零,落寞的落寞。许多老宁波感叹道:宁波城里厢,眼下百年老店恐怕十个手指都扳得过来。特别是著名小吃宁波汤团,屡遭外地品牌挑战,大有市场失宠之虞。所幸这两年宁波忽地冒出一家“王升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名声日隆。今年11月,“王升大”出品的宁波汤团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授予“2018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称号,着实为家乡小吃挣了面子。

    马由笼头牵,船靠舵手掌。“王升大”掌门人大名王贤定,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第六,且是“末肚”儿子,爹娘就昵称他为“六宝”。如今年逾花甲的王六宝,身强力壮,慈眉善目,眼神里透着一副世事洞明的聪慧。

    王六宝的太公王兴儒清末光绪年间在鄞县西乡凤岙开了一家“王升记”米店。旧时卖米用升子称量,店主把米倒入升子,用尺子沿升口抹平,即为一升。王兴儒叮咛伙计,尺子刮米时务必留出隆起的一角,奉送顾客。用现代话说,就是让利。日子一久,“王升记”升子大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就送给“王升记”米店一个雅号——“王升大”。买卖诚信加上乐善好施,“王升大”家业日见兴旺。据传到上世纪20年代,王家已拥有良田百亩,有生产用房、粮仓、运输船,俨然形成稻谷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可叹世事多变,时局动荡,特别是1940年前后,“王升记”米店先后遭到土匪洗劫和日寇“扫荡”,从此一蹶不振。

    王六宝从小天资聪颖,读书成绩优异。临上高中,却因为家庭“地主”成分,无奈辍学。初中毕业后,王六宝做过泥工、木工、漆匠、藤匠。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王六宝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先后代理了“动物饼干”“佛手味精”等畅销品牌,淘得人生第一桶金。

    但王六宝一直记挂着“王升大”这块老招牌,一心想着光复祖业。

    1993年,雄心勃勃的王六宝选址鄞州区高桥镇新庄村,创立宁波陆宝食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自己的粮油、调味品、酒类及宁波传统米食;后来每月推出一两样传统米食糕点:正月汤团,二月状元糕,三月青团、黑饭,四月松花糯米蛋,五月端午碱水粽……全年时令特色糕点不断。

    2003年,公司登记注册“百年王升大”商标,2008年“王升大”获评首批“浙江老字号”;2009年,王六宝在厂区内盖起仿古建筑,筹建王升大博物馆,2013年8月,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宁波城内唯一一家粮油文化传承基地。

    作为“王升大”第四代传人,王六宝立志要让“王升大”重现辉煌。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

    说是公司老板、博物馆馆长,王六宝常年一件褪色夹克,夏天干脆套件老头汗衫。“我这模样一看就像老农民,要是西装革履,就会显得‘异样刮得’(宁波话指举止做作、不自然)。”王六宝平日沉默寡言,却是个狂热而“高产”的微信爱好者,他的微信个性签名是:“如果用打麻将的心态去工作,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

    王六宝在长乐村购置的几套住宅,因为土地征用,获得300多万元补偿款,而按他儿子王科路的说法,这笔钱“还没焐热”就“扔进”了博物馆。而今王六宝夫妇与90多岁老母亲仍挤在一套两居室的白坯房里。王六宝的理论是:“房子是为人服务的,每天打扫大房子,不就变成人为房子打工啦?”

    逢年过节大家庭聚餐,宁波人讲究个派头:几个冷菜、几盆热炒、几道点心。每每看到餐桌上的菜肴“重重叠叠”,王六宝就会皱着眉头调排亲戚,“你家这么客气,何不请我们连吃三餐?”

    说王六宝抠门,那倒不见得。他是宁波市第一批家庭电话拥有者,当初花2万多元买部“大哥大”,眼睛都没眨一眨。王科路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跟父亲去北京,一下飞机,父亲就四处寻找全聚德烤鸭店。“爸爸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

    王六宝很少坐办公室,平日里总是大汗淋漓“混”在员工中间。有天,一位员工神秘兮兮跑到他身边耳语:员工张三刚刚偷偷将一包味精塞进了裤兜。王六宝不慌不忙“嗯”了一声,继续埋头干活。临近下班,王六宝把全体员工召集起来,说:各位稍等,今天公司给大家发福利,每人一包味精。“举报”的那位员工顿时目瞪口呆。没过多久,又有员工向王六宝举报:阿三又偷东西了,这回偷的是大米。下班时分,王六宝再次召集员工,把早已备好的大米,人手一袋送到大家手中。

    两位举报者弄不懂王六宝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王六宝便实话相告:员工拿公司东西,问题出在老板身上。公司的钞票主要是靠员工赚来的,老板理应对员工好。员工如果把单位当作了自己的家,谁还会拿东西呢?“再说啦,拿是拿勿光的,”王六宝眯眯一笑,“只有火着,才会烧光。”两员工一听会心地笑了,他们想起了王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大家团结一条心,后山烂泥变黄金。

    王六宝1979年顶父亲职进供销社饮食店做学徒,每天煠油条、贴大饼。他至今记着师傅教的一句做油条9字诀:凳板黄、一尺长、半两重。“一尺长、半两重”是对油条形状和分量的要求,不得偷工减料;“凳板黄”是指油条要炸得老嫩适度、色泽可人。这是王六宝学到的生意第一课。

    老底子的宁波糕点,注重食材质量,还有一套世代相传的繁复工艺。比方汤团裹的是黑芝麻绵白糖猪油馅,这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烧过,再拿碾子碾碎。碾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来。芝麻必须炒得焦黄不糊,不黄不香,太糊便苦。碾碎的芝麻还得粗细适中,太粗费嚼,太细就没嚼头了。再比如碱水粽,包粽子的毛竹箬壳最好亲自上山采剥,新鲜,清香;深棕色的箬壳上点缀着不规则的斑点,貌似豹纹,看着就叫人欢喜。箬壳拗成漏斗形,装入新鲜糯米,包扎出棱角分明的四个角,放入大锅,用大灶柴爿煮熟,再用炭火焐上一夜。出笼后的碱水粽晶莹剔透,色如琥珀,特别是粽子的四个尖角,颤悠悠若凝脂一般,令人舌下生津。

    “王升大”挖掘古法生产、酿制工艺,并推陈出新,让年糕、汤团、灰汁团、黑饭、米醋、双鱼酒、蚕豆酱油、糟方腐乳等一批久违的老宁波味道重放异彩,“王升大”多次代表宁波参加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食品博览会,王升大博物馆“活态”展示的粮油传统工艺流程与双鱼贡酒古法酿造,均已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物馆作为宁波市非遗示范基地,吸引了一批批中小学生。去年博物馆又新辟一个“藕香百草角”,让孩子们识百草、懂百药,亲身感受祖国中医药的神奇。不久前,王六宝与人合作出版了洋洋24万字的《走近王升大——一个“老字号”的百年历练》一书,王六宝在书中说,他要把老字号的手工艺“秘笈”告诉人们,让全社会共同分享并传承下去。

    ……

    今年12月23日,是王六宝60周岁生日。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王六宝与儿子媳妇拉起了家常:“你奶奶今年已经97岁,我和你妈年纪也大了,‘王升大’这块牌子以后要靠你们传下去。我们‘王升大’生产的是食品,吃的东西一定要用良心来做。”他把孙子、孙囡抱到腿上,“现在的孩子普通话说得好,宁波话反倒讲得像外国话。宁波老话里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方生意人总说‘先尝味道后会钞’,一是表明自家商品质量靠硬,二是指做生意要懂得‘先予后取’,着眼于长远利益。家业兴旺全在勤奋、吃苦、踏实这六个字。古人讲,早困晏爬起,败光爹娘老家计。”他说的最后一句,又是宁波老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