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投资旺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宜有辩证的苦乐观

    施立平

    近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就校内教育教学、校外培训、家庭教育、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减负三十条”,将予以全面实施。

    当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体吃不消,心理压力重时,就是“学得太苦了”!而传统观念认为,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吃苦受苦的过程,即学习是苦的,要学出成绩来,就得过单调的生活,过“苦行僧”般的日子。“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常被引为励志格言,不少成年人甚至劝导学生要“吃得苦中苦”。一个人若深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就会对“减负”工作不以为然。

    其实,受教育不能与受苦画等号。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求知欲不断产生、不断满足的过程,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过程,是增强自尊感与幸福感的过程。学习确要付出努力,不乏艰辛,但总体上应当是充满快乐的。

    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之苦体验很深,对学习之乐却体验很浅。学生也常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自嘲。学习变成苦差事的根源在于,教育工作没有遵循教育规律,没有照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得过早、过于匆忙,学得过难过多过杂,学得过于机械、被动、功利等,都会带来额外的苦。应试式的学可谓上述现象之“集大成者”,其苦之浓,足以让人厌学;其害之烈,更不可低估。如再按考试成绩公开排名次,将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中尝到难以言说的苦。

    学生陷于学习之苦时,会引发恶性循环。一位学生如持续体验到学习是苦的,就会厌学;成年人越放心不下,越要让该学生参加“恶补”,学生则更“仇视”这种“学”,陷于苦的旋涡而失望无助。反之,当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则会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减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减苦增乐。

    论教育,论学习,快乐理应占主导地位。大多数的学习之苦,往往是由于好心人办了坏事所造成的,是额外增加的。对这些额外的苦,不妨用“奥卡姆剃刀”(即“简单有效原理”)剃掉。剃掉这些庸人自扰式的苦,教育的“天”不但不会塌下来,反而会更明媚,学生的视野会更广阔,成长的空间会更大。启蒙教育阶段,就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引导学生发掘学习的乐趣。

    当然,即使大家都遵循了教育规律,学习上的苦仍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待这类苦,一方面要善于化苦为乐,如将不懂的知识点搞明白,没学会的及时学会,从而“踏平坎坷成大道”。另一方面要对苦与乐进行自主调剂。学生应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理安排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重劳逸结合、动手动脑结合、动静交替等;要善于调动愉悦的心情,为度过相对艰苦的学习阶段作准备;在苦了一阵子后,要作必要的休整。

    学习之旅,有苦有乐。教育工作者应使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开展以快乐为基调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也要好学上进,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多体验学习之乐,快乐成长成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