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时外婆家,老来姐妹家

    桂晓燕           

    “小时外婆家,中年丈母家,老来姐妹家。”这几句老话所表述的,是宁波民间千家万户奉行的一种习俗,显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能够享受到的各种挚爱亲情和天伦之乐。让人感到分外温馨、分外亲切!

    老宁波戏称外孙为“外孙皇帝”,说明外公外婆对外孙外孙囡宝贝得不得了。孩子们也喜欢到外婆家去玩,还喜欢唱这样一首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纺棉花,舅舅摘枇杷,枇杷树上一朵花,舅母戴之走人家……”这就是“小时外婆家”。

    宁波老话是介讲:“丈母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女婿登门,丈母娘笑逐颜开,忙不迭地端出一大碗“桂圆甩(音‘忽’)蛋”——这是宁波人规格最高、心意最重的待客点心。于是“丈母一声讴,蛋壳一畚斗”,这就是“中年丈母家”。

    老底子几乎人人都有兄弟姐妹。等到年纪大了,自己也成了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这时候,长辈可能已经离开自己,好在亲人中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有道是“千朵桃花一树生”,一母同胞,血浓于水,手足情深。兄弟姐妹家的大门,永远向自己敞开。这就是“老来姐妹家”。

    时至今日,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步入中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曾经享受过“小时外婆家”的幸福,也体会过或者还继续体会着“中年丈母家”的愉悦,但是却永远没有机会感受“老来姐妹家”的温暖,当然也不可能有同胞手足相互之间的守望、帮衬与慰藉。这是独生子女的一大遗憾。

    不言而喻,独生子女还有一大压力:面对照顾父母甚至祖父母辈养老的重担,无不感到独木难支,心有余而力不足。联想到一张获奖的摄影作品《独生子》,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画面是医院的一间病房,两张病床上各躺着一位病人,中间空档处是一个伺候他俩的年轻人。“左边是爹,右边是娘”,八个字直击人心,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传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现在许多老人转变观念,想方设法更多地依靠自己养老。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出各种养老举措,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又如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鼓励社会人士创办养老机构;等等。

    针对人口出生率下滑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国家已于2015年10月,决定放开二孩政策。这使许多家庭圆了想要两个孩子的梦,一批“二宝”应运而生。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育龄夫妇打算生二胎,而且这样的人数量还相当庞大。有数据表明,二孩政策开放以来,总体生育率不升反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压力太大,需要付出的心血、精力和财力,令人望而却步。 

    不过任何事情,往往有利有弊。也许,现在选择压力小一些,以后家庭的压力会更大,就像获奖照片《独生子》所显示的那样无奈。关于再生一个孩子的意义,网上有一位二胎妈妈的答案很有意思:为了给大孩子“制造”一个一起成长的伙伴。这与宁波老话“老来姐妹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生子女是特殊年代的产物。现在开放二胎,是完全必要的。从人的本性和家庭成员的相处规律来看,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比独生子女更容易教育培养,也更容易得到快乐,尤其是不会孤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