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街巷地名里的 那些历史那些乡愁

中山东路
◀嘉靖《宁波府志》(刻本)《郡治图》的东半城部分
20世纪30年代的外马路
20世纪40年代的药行街

    王佳 顾静芳 

    一个地名,一段故事,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而那些街巷的名字,钩串起城市的历史记忆。

    在宁波,许多历史,许多乡愁,便印刻在了这本特殊的“历史札记”里。读懂了它们,便距离“读懂宁波”更近了一步。

    1

    濒临三江口的宁波古城,始建于唐,称明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史。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光(小)溪迁到“三江口”,并建“子城”,宝庆《四明志》载,“城四周围四百二十丈,环以水”,“设有东南西北四门”,今鼓楼即为子城南城门。70多年后,刺史黄晟筑罗城,即宁波外城。

    宁波老城,就此基本定型,古街名巷亦应运而生。今灵桥、长春、望京、和义、东渡等路巷,皆以罗城城门命名。

    唐宋时期,其行政建制施行严格的坊市制,即“在城邑为坊,田野为村”,街衢巷陌,官为之制。宝庆《四明志》载,明州当时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厢共51坊,今开明、迎凤、广仁、惠政等路名系当时坊名。

    宋时的明州城已十分繁荣,街巷散见于方志的有五六十条。元、明、清三代城市继续发展,但进展缓慢,城内街道基本保持着宋代的格局与分布,如小梁街(巷)、大梁街(巷)、白衣寺巷、孝闻巷、蔡家巷等街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宁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的街巷地名已达46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宁波城市迅速发展,街巷地名也增加迅速。至1990年,《宁波市地名志》(市区部分)记载的街巷地名已达678条。2014年底,我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显示,宁波有街巷地名9172条。

    2

    自古以来,宁波城就是水陆联运、河海联运的枢纽,是港口城市和江南水乡的完美结合。

    说是江南水乡,盖因其城内的街巷道路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系,而桥是构成街巷或里坊的重要交通纽带。宁波许多传统街巷的命名,便与桥有关。

    据大致统计,《宁波市地名志》中,现今仍有97条街巷名称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桥梁名称,约占全部街名的14%,从一侧面印证了当初韩察选址建城时“一道街渠一道水”的特点。宋宝庆年间,据方志载,城内四厢桥梁有120座之多,其中,由桥名“衍生”而来的泥桥街、仓桥街、甬水路等名称至今仍在使用。据考证,这些桥梁多以府第、里坊、衙署、古塔、牌坊、历史名人或事件、集市等命名,显现出宁波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底蕴。

    宁波城与水有关的街巷地名中,“口”“岸”“沿”“边”“塘”“墩”“堰”“漕”“湾”“浦”等,非常多见。比如,“漕”,有箕漕、徐家漕、墙门漕等。

    “隘”,更是宁波特色。《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载,鄞东一带河网密布,村庄多建在河边,有的沿河设街,形成狭窄之地。有的村庄看似相近,然则河流环绕、阻隔,进出要通过狭窄的桥梁,犹如关隘一般。街巷名中,王隘路、姚隘路,至今仍高频使用中。

    说是港口城市,港口历史的发展也在街巷名中留下了印迹。《鄞县通志》载,战船街,“宋时造战船于此,故名。”厂堂街,“旧时其地傍战船厂堂,故名”,是供应造船工具、原材料之地。1973年,在和义路和战船街一带考古发掘中清理出唐代造船厂遗址,在造船作坊中,不但有大量的船板、油灰、麻绳等堆积,而且出土了一艘唐代龙舟,长11.5米,竞渡人员约17人,这说明,当时的明州造船技术高超,水上活动也相当活跃,进一步印证了宁波自古就是著名的港口城市。

    3

    “无宁不成市”,宁波历来是一座商贸名城,商贸文化在街巷地名中多有显现。

    唐代的明州有一条巷子,叫纺丝巷,是官营织锦坊的所在地,地址就在今天开明街和解放南路交合处的三角地,就是这个地方,是当时世界时尚的源发地之一。

    光绪《鄞县志》在“纺丝巷”条目中作案语说:“鄞自唐至宋皆贡绫。巷盖为贡绫时,杼柚郡聚之。”杼柚(轴)为旧式布机上管经纬线的两个部件,“杼柚郡聚之”,说明在纺丝巷聚集有大批织锦布机在织丝织品。唐代这里的官营锦坊生产的吴绫和交梭绫,是专供皇室贵族制作服装用的面料,也供岁时赐予,堪称当时唐代面料的时尚名品。

    宋时,宁波商业兴盛发达,形成了许多专业性作坊,有的作坊历史悠久,一直延续了好几个世纪。如酿造业中的醋务作坊,留有醋务巷;建筑材料加工作坊,留有石板巷;铁器加工业,留有打铁弄。

    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宁波商业已经行业化,比如钱庄业、典当行、渔行业、木器业、银楼业等。这些行业往往集中在市内的一些主要街道,有的街道就以这些行业命名,如通商巷、卖鱼路、宝兴巷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专业街巷当属药行街,在清咸丰、同治至民国间,中药材行业极盛时,有聚兴、懋昌、源长等药行50余家,药业职工500余人,为全国中药转运中心。

    宁波的文脉中,素有“东南佛国”的底蕴,据民国《鄞县通志》载,当时城内有寺观祠庵等宗教建筑78处。依托宗教建筑的街巷名在城内有许多,现今还有50多条,反映出宁波地域文化兼容并包、异彩纷呈的特色。比如,泽民巷、延庆巷、开明街等派生地名,得名的原点出处皆与宗教文化相系。

    宁波人熟知的宝奎巷,背后也有一段精彩往事。宝奎巷,东起镇明路,西至月湖东岸。旧时称宝奎庙、宝奎里,是我市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的明清建筑群。

    南宋绍兴五年,此处设郡酒务,官营酿酒、卖酒并征收酒税。南宋淳熙十年,丞相史浩致仕归里,在此建府邸名为“寿乐府”,并建“宝奎阁”藏皇帝所赐御书,其地遂名“宝奎里”。

    在南宋理宗时期,史浩的后人把宝奎阁和“奎主文昌”的说法联系起来,在里面供奉祭祀文昌帝君。到了元代,宝奎阁因藏有前朝皇帝的御书,顿时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百姓对此也是讳莫如深。这就造成了宝奎的本义逐渐被大家遗忘,而供奉文昌帝君的精舍之名越来越响,藏书楼慢慢变得更像一处寺院。到了明代,宝奎精舍已经不复存在,但在宝奎精舍的遗址上,新建了一座土地庙。百姓索性改称这里为宝奎庙。从阁更名为精舍,又改为庙,虽有小变动,但“宝奎”二字一直沿用了下来。

    文化的包容性,也生动地体现在地名上。从街巷地名入手,常常能看出古代先民迁徙的历史踪迹。如念九巷,旧称念九房,清咸丰年间,有三北沈师桥毛姓第廿九房族裔来此建房定居,故名。清河路,路系民国初张天锡始建,张氏祖籍清河郡,故以清河名路。

    4

    宁波风俗源远流长,在众多的街巷名中,岁时、婚丧、生活、科举等民风习俗均有体现。

    呼童街,据《鄞县通志》载:清时,街之南端东侧有校士馆,即二考棚,县试儒童皆集此听候传呼进考场,因以得名。车轿街,清代专为三藩安置车马之地,以后又以花轿店铺集中而得名。

    宁波街巷名中,纪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也不少。忠介街,为纪念抗清复明大学士钱肃乐,以附近钱忠介公祠得名;苍水街,为纪念明末抗清志士张苍水得名;乌含巷,为纪念董孝子避其讳,改乌黯为乌含。还有华夏巷、英烈街等。

    “浙东有难,必先中于鄮”,三江地域自古为军事要隘。东晋末年,镇北将军刘牢之为防御孙恩筑城垣,相传“西城外有城基,上生竹筱,俗称筱墙,即故基也”。民国16年,筱墙巷(《鄞县通志》载:巷因古有筱墙得名)旧墙拆毁时,发现有晋砖。

    “营”是军营,驻扎军队的地方。宁波城中此类街巷地名略见一二。如中/右/后营巷,据《鄞县通志》载,旧其地有清时中/右/后营校场,故名。演武街,原为清代大校场址,即军队训练的场所,后拓建成街,故名。仓基街,光绪《鄞县志》载:(元)广盈仓,在采莲桥西,宋威果三十营基,盖仓纳官民苗粮。又传,明万历年间宰相余有丁府第仓储旧基在于此,故名。

    此外,由官署衙门派生的街名较多。如县前街、县后街,处宁波府治之前后得名。崔衙街,明初崔志道为指挥同知建衙于此,故名。甬东司巷,清时,其地有甬东巡俭司署,故名。

    还有些街巷名,与古诗词息息相关。日新街,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鄞县通志》载:“日新街,北至东大路,西至东殿庙跟,东至崔衙街。”民国时,街两侧多商肆,以有汲绠斋、竞新书店、新学会社、文明学社、明星书店五大书店闻名。

    街巷地名就像一幅风俗长卷,透过它们,仿佛触摸到了过往岁月中的市井风情;通过它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城,那是千年风华,美不胜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