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母开花(资料图片) |
|
杖锡樱花园(资料图片) |
|
李家坑夜景 |
|
里梅村的光伏发电 |
记 者 何峰 海曙区委报道组 续大治 孙勇 通讯员 史媛 本版图片由章水镇提供 益的资产。随着美丽经济的发展,随着逆城市化进程的到来,章水的绿水青山将为乡村振兴公司的发展提供足够长度的“雪坡”。 以往,章水的村庄因实力有限,很难吸引有实力的工商资本。乡村振兴公司注册资本为2612万元,可以统筹协调镇内的相关资源。乡村振兴公司成立后,吸引了20多批客商前来考察,已流转土地400多亩,其中一半是闲置土地,盘活建筑600多平方米,引进1700多万元的工商资本入村。 记者:乡村振兴公司模式需要兼顾乡镇、村庄、村民和运作公司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章水镇有怎样的后续安排,使这种模式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周宏杉:共赢才能实现长久发展。乡村振兴公司模式是一种创新,没有先例可循,我们摸索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兼顾村庄、村民、乡村振兴公司和工商资本的利益。就镇政府而言,拿出年利润200万元左右的优质资产入股,同时承诺前期不参加分红,就是要让利于民、放水养鱼。目前,每个村都在清点资产、对接项目、寻找资金,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扭转了等靠要的局面,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在开门经费不减少的情况下,村庄开始有了经营性收入,有资金进行村庄美化、项目引进等自选动作,老百姓实打实得到了好处。 记者: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难,大家反映最多的是资源不足、人才缺乏、资本引进较难、好项目难找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在乡村振兴公司的运作中,同时看到了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混合制的身影,可以说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目前看,这一模式还存在怎样的困难? 周宏杉:改革活农。与其说这是一次创新,倒不如说是形势逼着我们做出调整和探索。市里一直强调要创新实行“三资”(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四制”(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混合制)发展模式,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按传统的方式,章水的这些村应该各自开展经营创收,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气候。以镇村联建方式盘活闲置资源,这是一次创新,但其实有章可循。我们是在充分理解政策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突出精准二字,灵活运用“三资”“四制”,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 乡村振兴公司以租赁方式收取固定收益,盈利较低,如果跟一般公司一样收取营业税,那么实际收益非常低,建议加大税收支持力度,免征或减少营业税、契税等,以进一步增强村庄发展后劲。 记者:章水在成立乡村振兴公司之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不是也走过弯路,遇到了怎样的瓶颈和困惑? 周宏杉:章水镇地处四明山的东麓,境内有周公宅水库和皎口水库两个“大水缸”,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由于山多地少以及远离中心城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2017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92.81万元,看似颇高,但补助收入2267.32万元,占总收入的90.95%。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只有170.21万元,16个村的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数量占全区一半以上。 虽然不少村曾经努力过,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人才缺乏等原因,发展模式非常单一,主要依靠有限的房屋和土地资源收取租金。村庄的“开门费”主要靠部门补助,久而久之,干部群众逐渐滋生了“以穷为荣”的思想,部分村干部认为过日子靠“两条腿一张嘴”,形成了谁有能力“化缘”谁就是能人这样不正常的现象,缺乏干事的激情和发展的思路。因此,我们急切需要找到一个支点,盘活整合闲置资产,稳妥推动项目落地,重新树立“自力更生、发展壮大”的价值导向,回到发展的轨道上来。 记者:乡村振兴公司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周宏杉:根据章水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去年9月份成立章水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并确立了“抱团取暖、投资项目、保底收益、利益共享”的运作原则。 镇政府作为发起人,以镇里的优质资产——红溪水电站资产入股,占比51%;20个村以村集体为单位按不同资金比例入股,占比49%。公司一方面以市场价集中收购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厂房、土地、山林等,通过规划、提升和改造,把点状闲散资源串联成线、包装成块,打造成优质资源包,统一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乡村业态、精选优质投资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带动村级集体共同发展。 公司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红溪水电站是只会下蛋的“金鸡”,年收益在200万元左右,这块优质资产的注入,能确保每个村每年5万元的保底收益,乡村振兴公司其他的利润,则按照股份分红,但镇政府前一阶段不参与分红。 乡村振兴公司成立没多久,已经实施了三个项目。其中,浙贝母产业园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已产生效益,第三个项目是位于李家坑的“高山果蔬农业园”,即将正式启动。2018年,每个村获得公司分红5万元。 记者: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最大的困难是经营性收入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乡村振兴公司如何针对性地破解这一难题? 周宏杉:乡村振兴公司瞄准精准二字,在制度设计上有的放矢,起到示范引领推动的作用,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破解一直困扰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资源分散和资金、项目、人才短缺的问题。 乡村振兴公司成立后,对于每个村庄而言,获得了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机会。首先,随着乡村振兴公司优质项目的落地运营,每个村每年得到的分红逐渐增加,今年每个村有望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次,在乡村振兴公司的运作下,不少村庄的项目有望从规划走向现实,如李家坑村的高山蔬菜园项目谈了好几年,乡村振兴公司成立后,迅速迈出实质性步伐。章水很多村庄具有独特的资源,如杖锡的樱花、茅镬村的古树群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市场化开发、项目化运作,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最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村庄将逐步有能力独立开发运营一些项目,赚取租金和经营性收入。三种收益持续叠加,我们相信村庄将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记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开发是载体,引入市场力量是关键。这既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更是难点。乡村振兴公司在市场化运营、项目化运作方面,体现出怎样的优势? 周宏杉:乡村振兴公司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统一运作,使分散的闲置资源有了价值;二是解决了由于村庄实力单薄造成的信誉不足问题。 乡村振兴公司集中收购各个村的闲置资源,进行统一包装管理,每年运作2至3个优质项目,获取稳定的市场收益,实现滚雪球一样的发展,这些沉睡的资源变成了能产生效 背景透析 农村开门“七件事”,即卫生保洁、垃圾清运、污水管护、人员工资、社会保险、设备维修、项目配套等,每一件都需要钱。这些开支来源,一方面依靠各级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手里没把米”,乡村振兴就停留于纸上谈兵。 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要“壮大集体经济”。 我市在全国属于发达地区,但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村与村之间经济实力差异很大。尤其是部分村庄经营性收入偏少,缺乏发展后劲。2017年,全市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村580多个,占建制村的23.4%。根据安排,我市2020年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达到30万元,力争所有村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一个探索了很多年的老话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新命题。时间紧、任务重,增强“造血”功能,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开辟新的渠道,依靠好的产业、项目和经营机制。 海曙区章水镇地处四明山区域,村庄错落分散,交通不便,增加村集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去年9月,该镇成立乡村振兴公司,采取镇村联营的方式,统筹散落在各个村庄的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该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每个村经营性收入20万元。本期,章水镇党委书记周宏杉作为受邀嘉宾,分析探讨章水镇如何谋真招、求实效,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路子越走越宽。 专家点评 变则通,通则达,机制体制的创新始终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章水以改革的办法,跳出以村为主体发展经济的思维定式,大胆探索,实施镇村联建统营法,引导区域内村集体以自然资源、承包土地、资金、宅基地、闲置民房等入股联合发展混合制项目。同时,成立平台公司统一运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中“资源、项目、资金和人才”这四个难题迎刃而解,真正将“输血”变为“造血”。此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充分保证村庄的利益,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 俞跃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