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间露落 这些天,文化公园里一株杏花开得好,我每天上下班路过,都要驻足观赏片刻。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早于桃李而开,一树万蕊,独占早春芳辰。那花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如云如霞。阳光下,嫣红得热烈而不浮艳;春风里,舞弄得旖旎而不妖媚;细雨中,粲然得雅致而不浅俗。杏花烟雨江南,六个字浓缩了江南的春天。你看那绵绵细雨,如烟似雾;簇簇杏花,绚烂无边;而细雨之中,杏花掩映的江南画卷、烟火人间,构成了春天的意境。 可不,每一朵的杏花都是一首诗,一幅画。她绘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夺目画卷,惹得温庭筠“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而郁闷不已。当“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时,诗人们在“小楼一夜听春雨”中,想到了“深巷明朝卖杏花”。诗圣杜甫还为此发出“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的感叹。 杏花是十三岁的豆蔻年华,天真洁净无邪。让我们走进春天的山野,在那杏花开得最灿烂的一天,无数花瓣在少年的头发上飞扬。那时候,风很清甜,阳光正好,他笑容温暖,人生亦有着无数美好的可能。远处凝望的女孩子情不自禁地吟唱:“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就是这么单纯而美好,直白且热烈。每个少年都会在那样的日子里,以为自己永远会是世界的主角。 诗人们爱用杏花表现青春少年的意气飞扬。“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想一想,那画面自然是极美的,杏花扶疏之影,月色空明之光,衬托“豪英”们午桥夜饮的英姿情态,悠扬笛声在春夜里通宵达旦地竞吹,抒发他们的满腔抱负与未来憧憬。少年旧友的豪情、旧游的盛况多么令人怀念。出走半生之后,写这首词的陈与义故地重游,闲登小阁看新晴,感叹长沟流月去无声,想曾经有月色如水,杏花迷离,笛声悠扬,歌声清远,而当年的少年英豪早已成了江湖传说。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杏花还开得热闹,附近学校少年从树下走过,言笑晏晏,跳脱飞扬。嘴角羡慕的笑容还来不及收起,朋友圈却收到提醒:三月将尽,一年的四分之一已过去!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焦灼起来?太多未完成的事,太多措手不及的计划之外,人生如果就此展开感叹,主题恐怕就是无可奈何了。 我们终将老去,少年还在前行,经历过痛苦、挫败、失望、曲折、愤怒、无望、疲劳、厌倦种种难以言说的滋味,仍然有那么漫长的路途要走。“新马杏花色,绿袍春草香”。韦庄送别友人的长亭,春草葳蕤,一树杏花盛开又纷纷飞落。此间的少年,带着春之力量、美还有无畏,又何惧前路迢迢? 今春看又过,明年花更好。我们会再相逢,在又一个春日里,又一年的芳草绿,又一树的杏花疏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