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小餐盘” 做好“育人文章”

    黄铁成

    据《宁波日报》报道,日前,我市召开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根据新实施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开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用餐陪餐制度。

    “陪餐制”不是校长陪吃一顿饭这样简单,作为教育工作者,宜深入思考政策背后的深意,着力于“陪”出育人新空间,“培”出教育新生态,利用“小餐盘”做好“育人文章”。

    从表面看,“陪餐制”是为了让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仔细思量,这一形式只是载体,背后还应有更重要的育人目的:确保学生饮食安全是基础,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一以贯之的好习惯才是重点。比如,通过与学生一起用餐,发现他们的饮食习惯与身心状态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家庭生活中是否存在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又如,通过观察学生在用餐过程中的言谈举止,可以了解学生个体文明素养、班级风气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倡导活动。再如,通过与学生一起用餐,感受菜品的口感、新鲜度、搭配合理度等,可以了解食堂管理和后勤供应中存在的优缺点,在“问题现场”作出合理的管理应对。

    落实“陪餐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陪餐过程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是一个个外在的现象,应该通过这些问题发现其内部的“育人价值”。笔者在陪餐和长期的食堂管理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用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与他们的身心状态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比如,比较瘦弱的学生往往胃口不佳,多存在“挑食”“偏食”等问题,如果能联系班主任和家长,坚持关注孩子,促使其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利于孩子的身心协调发展。又如,班级之间餐厨垃圾不均衡,问题可能在餐厨垃圾多的班级节俭教育不到位,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不够;如果餐厨垃圾整体较多,症结大致可以从食堂加工、食材配送质量等环节寻找。教育无小事,一饮一啄、视听言动,都是教育的契机。作为管理者,应从陪餐中善于观察,寻找关爱学生、改进管理、优化后勤配送的方法。

    “陪餐”,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实则指向师生的身心发展、相关管理对策和课程建设,值得深入思考、坚持探索。就像笔者所在的学校,除了食堂基本建设、团队配备等工作之外,还进行了一些尝试: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食堂厨余垃圾称重制”“家长和学生义工服务制”等;在课程建设方面,开设了“美食制作选修课程”“传统饮食文化课程”“基于食堂噪声和餐厨垃圾等问题的小创客研发课程”等;在文化布置方面,学生自主撰写标语、自愿绘制文明用餐等作品。随着“陪餐制”的深入,笔者认为,学校还可以逐步建立学生饮食健康小档案、餐厨垃圾流程管理制度等,更好地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