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 峰 沈孙晖 通讯员 罗 捷 “解放区的报纸,是宣传党的政策、团结教育浙东各界人士同仇敌忾的喉舌,是动摇敌人军心的利器。”走进位于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新浙东报》社旧址,讲解员对记者说。 《新浙东报》社旧址坐落在一个白墙黛瓦的两层楼院子里,走进大门,右边是浙东银行旧址,正前方一排房子内,展示着当年的报纸和办报设备,复原了当年艰苦的办报场景。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成立后,创办了油印报纸《时事简讯》。”讲解员告诉记者,印刷《时事简讯》的油印机和铅字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党报工作的领导,1944年4月,区党委把《时事简讯》改名为《新浙东报》,并明确为浙东区党委机关报。区党委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成立了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顾德欢和江岚等5人组成的党报委员会。1945年,《新浙东报》改为日报,发行量7000份左右。 橱窗中,一张张斑驳的《新浙东报》,刊载了一条条峥嵘岁月里的新闻。陈列室里还展出了当时办报用的油印机、煤油灯、铅字。讲解员说:“当年,茅草屋里,新闻战士正是在这微弱而跃动的光线下挑灯夜战。” “我有一个朋友叫姜炳,是《新浙东报》的通讯员,他经常给我讲当年的故事。”梁弄镇党委原副书记吴国强告诉记者,“党报在对敌斗争中抽枝发芽,新闻战士在艰苦条件下展红旗如画,奏响凯歌。” 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10月1日,《新浙东报》出版终刊号,刊载《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姐妹书》,报社也发表了“告别启事”,宣布暂时告别浙东读者。 弦歌不绝!1948年,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中共四明工作委员会机关报《四明简讯》正式出版。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不要说手摇速印机,就连电池、纸张、油墨等出版物资也被国民党列为“违禁品”。记者仔细阅读橱窗中当年工作人员的回忆文章,得知地下党同志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层层采购、运输,才将办报设备置办齐全。 “为躲避追捕,报纸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住处,也没有桌椅床凳,只能搭建草舍隐藏在山林里。”讲解员说,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新闻战士把草舍戏称为“蛇公馆”“蚂蟥公馆”“蚊虫公馆”等。 1949年2月22日,《四明简讯》编辑部遭到敌人袭击,两名同志不幸牺牲。由于设备被毁,环境险恶,《四明简讯》一度停刊,当年4月17日才恢复出版。 “《四明简讯》的发行对象,除了游击区的机关、部队干部战士和地方党员及群众积极分子外,有时还寄给国民党官员,甚至塞入敌军的碉堡,宣传我党我军政策。”讲解员告诉记者,《四明简讯》对发动群众、鼓舞士气、促进解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9年5月7日,梁弄解放,《四明简讯》的工作人员终于在梁弄有了公开的办公场地。5月25日,宁波解放之日,《四明简讯》完成了迎接黎明的光荣使命,宣布终刊。部分工作人员进入宁波市区,成为1949年8月8日创刊的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报《甬江日报》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