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坎头村入口。(梁弄镇供图) |
记 者 沈孙晖 何峰 通讯员 罗 捷 【人物名片】 岑成纪,1928年生,余姚市商务局离休干部。 1945年参加革命时,我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三北特务营战士。虽然当时未到梁弄战斗过,但听战友一言一语的描述,我对革命老区早已心生向往之情。 1958年,我任梁弄区粮食管理所副主任,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记得上任那天,我背着被褥、锅碗瓢盆从余姚城区出发,翻过山路十八弯的高地岭,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梁弄。 眼前看到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梁弄区破旧不堪,小巷很多,最大的马路仅三四米宽,路上遍地牛粪。那时,老区人民生活艰苦,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经常薄粥果腹。尤其是山区百姓,靠吃番薯、芋艿等充饥。 1961年11月,我任梁弄区政府副区长,分管财政。那个年代物资紧缺,各种东西都要凭票供应。高地岭虽然已通车,但因没柴油,车子要靠烧木炭提供动力甚至用手推来翻山越岭。 当时,区里建设动静不大,产业十分薄弱,几乎没有工业。老区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区种毛竹、茶叶,平原种水稻,填饱肚子还是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四明山麓后,老区开始“万物复苏”。在我眼中,梁弄的嬗变从交通起步。周边一条条公路的兴建,拉近了城区和山区的距离。尤其余梁公路的建成,把盘山公路变成了平原公路,梁弄终于告别了翻山越岭的时代。老区人民搞起了灯具、小水果等多种产业,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虽然我很早就调离了梁弄,但心一直未曾离开,每年总要回去走走看看。近几年,梁弄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来一次变一个样,我都快不认识了。以前只能步行的羊肠小道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宽阔大街,零落简陋的老宅变成了连片漂亮的楼房,路上抬头就见农家乐,服务一家比一家热情。四明湖畔一处荒山脚,建成了气派的机器人公园和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 尤其是横坎头村,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成了全国闻名的“红村”,修葺一新的红色展览馆、浙东区党委旧址等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去年,我孙子领着8岁的曾孙也去了横坎头村,让孩子看看祖辈们战斗过的地方。 很多人问我,老区精神是什么?在战争年代,乡亲们热情迎接革命战士到来,这是一种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就如习总书记回信中所说,传承好红色基因,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和乡亲们一道苦干实干。 这抹红,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