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真奇妙

——聆听单霁翔宁波演讲想到的

    魏明珠       

    4月,聆听了一场关于文化的演讲——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主讲宁波文博会“故宫论坛”第三季之《故宫上新了》。现场座无虚席,演讲多次被掌声打断。我翻看微信朋友圏,发现无论是在现场的还是看网络直播的圈友似乎都一样激动。当晚,刚刚退休的单院长还被聘为“宁波特色文化博览会”和“创意宁波2020建设计划”双顾问。在春风怡人的夜晚,这无疑也是甬城文化记忆中别有韵味的一笔。

    我们经常在说“文化”这个词,但“文化”究竟是什么?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这似乎是个抽象的概念。然而,从地方戏曲里我们看到了它的妖娆多姿,从南北食物里吃出了它的美味营养,从生活习俗里看到了它的红袄绿襟,从诗词歌赋里读出了它的时代风雅,从英雄故事里感受到它的民族精神……文化真是奇妙,它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有血有肉。

    无疑,对于文化的认识是需要加以深入学习的。最近,常翻历史书,可谓常翻常新。学生时代学课本上的历史,朝代、人物、事件都稍嫌枯燥,老师讲得又不生动,学习的方法是背背背,而且完全是应付考试,提不起自主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甚至连累到自己对古装剧都很排斥。只是某次看到一个情节,是一个宫中妃子用小帚子在刷茶,觉得很好奇,就去翻历史书查看,才知那小帚子叫茶筅,是宋代中国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以竹做成。宋徽宗还在《大观茶论》中专门描述过茶筅:“当如剑背,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于是感慨,我们的教材和授课形式是不是也当以问题切入,深入历史,连接当下,化枯燥为生动,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就如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英国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一般所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从“认识”我又想到“激活”,一如本次论坛主题中“故宫”之于“上新”。我们的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建于明代,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我在历史书上读过它,也进里面游览过,但似乎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印象。直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上映,以及故宫口红、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热销,特别是故宫角楼咖啡三天两头出现在朋友圈、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时候,才发现故宫好像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近600岁的故宫竟然打造了如此爆款IP,不得不令人为之心动。至此,故宫展现了不一样的文化姿态,就像是你我身边的老朋友,走进了大家熟悉的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确实,文化需要持续“上新”,包括影视、文学、建筑、美术等领域,不应该被圈养在文化界,应该流动在整个社会生活里。它们,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狂欢,而应该得到劳动大众的赞赏,展现全体人文水平,才会是长久的、优美的、有生命力的。

    这次论坛上还了解到,原来故宫内的文渊阁是模仿宁波天一阁而造,让作为宁波人的自己倍感骄傲。宁波这座城,有着太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把宁波文化表达出来,让每一个宁波人都能如数家珍,在历史的长河里,成为全国人文地理乃至世界人文地理里闪亮的明珠?也许这是一个长久的课题。单霁翔顾问上任后,宁波文化如何“上新”,值得期待。

    如果说,知识积累越多,认识往往会越客观,应用起来就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传播的方式也会更加通俗易懂,没有距离感。但有能力去激活文化的,首先需要一颗匠心。即使是写一篇文章,做一场演讲,上一堂课,只有专业的理论语言,内容再好怕也难引起广泛的共鸣,但如果只有实操罗列,没有总结,没有思考,总归达不到体系的高度,影响发展。我总是觉得,在激活和传播文化方面,真正的能力是把专业领域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构,用多形式的载体承载,历史文化才能真正普惠大众,也才能得以更好的传承。特别是对于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结合现实,用符合当下社会的传播工具使年轻人更好地接力?这一颗匠心,必包含着联系现实的人文关怀与维护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

    聆听演讲过程中,我记录了一组数据。自称“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上任后,花了5个月,走遍了紫禁城里所有的9371间房子,数清了藏品数量1862690件,光是鞋就磨坏了20多双;做了512块标识牌,每一个三岔口、十字路口都有标识;做了2个月的数据对比,把女士洗手间的厕位数量改造成男性的2.6倍的合理比例;7年来,故宫开放区域从30%增加到超过80%;花了快2年时间去研究什么样的冷光LED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实现“点亮故宫”;文创产品一年销售额15亿元……透过这些数据,我仿佛看到了创造者的智慧与汗水,时间的厚度与温度,匠心出品和良心制作。

    我想,我又有一个小目标了:二进故宫,而且是专程而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