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书楼》观后记

    岑 颖           

    4月10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新编大戏《藏书楼》首演。故事取材于天一阁的故事。导演手法上颇有亮点,如借鉴古希腊戏剧的歌队演唱与串场,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美感。舞美简洁而高级,服装造型大气而雅致。但剧作初露真容,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戏剧是叙事性的艺术,离不开情节、人物与思想内容,而支撑起这三者的,则是其中的逻辑。目前看来,这个故事在这些方面还多有不足。概括起来说,有“三非不可”和“三不鲜明”。

    从逻辑上看,有“三非不可”:杜雪贞没有非嫁邵叔平不可的理由;汪仲锡没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汪仲锡没有非登天一楼不可的理由。

    据剧中交代,邵父为更好地守护书楼,向杜家下聘为邵叔平求娶杜雪贞。但纵观全剧,我并没有看出杜雪贞为守护书楼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她是异姓人,按族规不能登楼;在明代这个戕害女性最厉害的时代,她更不可能在丈夫死后抗争得过邵家家族中的其他人员(比如邵叔文),而去承继这座书楼。那么,为什么她要嫁过来?像钱绣芸一样爱书,想要看书么?可她早被允许在双湖书院旁听,是“四学子”之一,理该知道嫁过来也登不成楼、看不成书。事实上或因剧本呈现或因演员表演上的缺陷,这个人物的情感逻辑也没有理通:她既然情系萍溪,为什么对别嫁一事表现得如此欣欣然而看不出一点遗憾与感伤?这如何与她得知六年来汪仲锡一直未曾忘情之后的伤痛形成呼应?她又如何与邵叔平有了感情,而使她在邵叔平死后喊出“我要的是你的人”这样撕心裂肺的话语?

    而汪仲锡呢?他真的必须登楼吗?第一次,大明风雨飘摇,他怀抱一地破碎的理想,要登楼寻找救国之策,再去追随鲁王反清复明。那么,这救国之策是救急还是图强?图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清军势如破竹,所以是来不及了;救急则更需要作战经验,到故纸堆里去寻良策是否也太过天真迂腐了?第二次,他为避清军通缉追捕而被建议登楼避难。这就更站不住脚:你视书楼为宝,清兵也会视书楼为宝么?你敬畏膜拜之,清军也会敬畏膜拜之么?想搜便搜才是常理吧?他更没有非逃走不可的理由。难道一个县太爷,一个著名藏书楼的主人,还找不出一个让外地“来客”搜不到的藏身之地方,而非要眼睁睁看着他陷于被追捕的危难之中么?

    该剧从结构与主题上看,则有“三不鲜明”,即主角不鲜明,主线不鲜明,主旨不鲜明。

    故事从第一场汪仲锡意气风发进京任职,立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开始,就进入了多条故事线、多重缺乏密切关联的主题的摇摆之中。四学子的友情线,指向书生之报国情怀的主旨;汪仲锡与杜雪贞的感情线,指向现实与情感之冲突的主旨;包含邵氏堂兄弟之间的书楼之争在内的书楼守卫线,指向文化传承的主旨;该不该让异姓登楼线,指向探讨守书的目的究竟是要禁锢文化还是传播文化的主旨;汪仲锡的反清复明线,指向忠君爱国的主旨……诸多线索纷繁交织,每一处都没有讲透理顺。

    因为每一条故事线的主要情节推进者并不相同,所以这个故事的主角究竟是谁也体现得不甚鲜明。比如,汪杜感情线的主角是汪杜二人,该不该让异姓登楼这条线的主角则是邵叔平,反清复明线的主角又是汪仲锡,守卫书楼这条线的主角又变成了邵叔平与忍辱负重的袁伯谦。难道它要为我们塑造一组民族文化守护者的群像?因为要多头兼顾,这些人物的出现仅仅为了交代剧情的需要,远远没有立起来,够不上“塑造形象”的级别。

    当然,故事最终落到了文脉传承的主题上(前面说到的几条线如果改动一下,也能“搭上”这个主题)。落到这个主题上是对的。书是文明的载体,在异族入侵的大背景下,守住书楼便是守住本民族的文明,让它得以延续与传承。无论江山如何易主,只要守得住这文脉,民族就不会消亡。在被迫成为“遗民”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但是,好的主旨需要花笔墨去敷演,需要通过丰满的人物,充分展现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来得以表现。而事实上除去第二幕袁伯谦怒骂汪仲锡一场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余各幕各场就很难担得起充分表现主旨的职责。此后汪仲锡内心几度挣扎在观感上则又显得拖泥带水。

    如此看来,此剧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旨呈现上,还需要有大动作进行修改完善。我们期待更为流畅与成熟的《藏书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