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真意切 力透纸背

——读赵挺《外婆的英雄世界》

    李建树            

    赵挺在他新鲜出炉的《外婆的英雄世界》前言中,以一贯的低调语气称:“这本书是我与外婆之间的故事集,从我长大到外婆老去,关于时间,关于爱,关于孤独,关于温暖,都夹杂在每篇文章的细微之处。”似乎文学界向来有种忌讳,就是不能说“我写的是故事”,认为写故事是一种低层次的写作,摆不上台面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导。赵挺的这部《外婆的英雄世界》所着力书写的不正是一个“中国好外婆”的故事嘛!

    赵挺读高中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出版过两部长篇小说。我曾为其中的一部长篇校园小说写过评论,承他不弃,将这篇评论作为他的一部新著的序言。我曾经担心过,赵挺是否也如有些少年作家一样,开始操着一种玩世不恭的笔调,以一点小幽默或一点油腔滑调进行小说创作。以赵挺的年龄和经历,这么年轻就走文学创作道路显然是很难的。

    幸好,他一直坚持写作,并一直认真地生活着。他在《外婆的英雄世界》的前言中回忆说:“5年前的秋天,我还很年轻,习惯晚睡。凌晨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外婆》,写完就睡了。就像生活中做过的许多小事一样,对此并没有更多的想法。在我25岁之前,有很多想法,写了很多文字,在文学杂志上投稿发表之外,也向多家出版社投过书稿,只是没有下文。”“从2017年夏天开始一直到2018年的冬天,我写了32篇,并且决定出一本我与外婆之间故事的书。”

    如果将阅读文学作品比作听歌,有的“歌”因为特别好听,听了还想再听。赵挺的《外婆》系列在《文学港》发表了第一篇《回到我们的世界》之后,我就盼着读第二篇。一直到今年《外婆的英雄世界》正式出版,通读一遍后,心愿才算真正得到满足。

    “外婆”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是故事构思特别吸引人,还是书中人物命运的起起落落让读者放不下呢?都不是。《外婆的英雄世界》这本书特别好读,用畅销书作家午歌的话来说,“赵挺用流畅率真、幽默不羁的文字,让豁达、风趣的‘中国好外婆’形象跃然纸上,也让浸润在故事中的读者收获了一段闪闪发光的记忆。”

    作为隔代人的祖孙俩,外婆最关心的是我有否找到女朋友。赵挺写道:“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总有一些不像结尾的结尾。譬如我和一个姑娘的故事,最终停留在她的一句‘我先去洗澡了’。”

    外婆问:“她什么时候跟你说去洗澡的?”我说:“三个月前吧。”外婆说:“这洗澡水都放满两个皎口水库了吧。怎么到现在也没消息啊?”后来外婆就开始用“水库”来形容喜欢和不喜欢的程度了。这种大手笔的形容注定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喜欢,而我好像没有。于是转移话题说:“你电脑学得怎么样了?”外婆戴着老花镜,手握鼠标,对着一台600元的二手电脑说,“学到了找屏幕上的鼠标。”我无语,但表示很满意。

    赵挺喜欢用很多短句、尽量不用或少用复合型的句式来书写他与外婆的故事,让读者觉得特别轻快流畅,愿意一节一节地读下去。外婆年过七旬,文化程度不高,认知老旧,对时代的飞速变化不免产生一些精神困惑。但她在与外孙的相处中,又表现出想努力融入这个新时代的可爱一面,时而语出惊人,蹦出几句前卫的言论,令人忍俊不禁。赵挺正是以这种朴实坦诚的文字,写出了老百姓世俗的日常生活,却因为情真意切,所以能力透纸背,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

    作为80后作家,赵挺爱玩,朋友众多,但他又牢记中国人的孝道传统,不论跑多远,心里总惦记着外婆,时不时地发一条微信与她联络。外婆给她在上海的哥哥写信,总是提笔忘字,常在电话里问赵挺某一字的写法。一次有个“重”字写不出,赵挺在电话里指导了半天,结果发现外婆写出来的是“童”字。后来他给外婆买来字典,但是外婆不懂拼音和部首,学习了很多天,还是搞不明白怎么把一个字找出来。用外婆的话来说,“要从这么厚的书中找一个字,真比你找女朋友还难。”百般无奈之下,赵挺又给外婆出主意说:“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换一种说法,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比如这几天晴,‘晴’字不会写,就写成这几天有太阳;多锻炼,就写多动动;生活如意,就写成生活跟你想的一样。”外婆“想”字也不会写,但她想了想之后说:“就写成,生活很好很好非常好。”我表扬她,“完美”。外婆笑着说:“这方法好,作家就是不一样。”

    新时代新气象新表达,能不能把准时代脉搏,考验着创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与笔力。作家要做时代的敏锐观察者,善于从身边的纷繁小事深入体会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世间大爱和大道。这是我阅读《外婆的英雄世界》后想到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