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 通讯员 陈新颜 【人物名片】 徐金平 宁波轨道交通第一批建设者,宁波市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总经理 鹿建民 宁波公交同龄人,宁波市公交总公司原副总经理 “2011年,我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宁波轨道交通指挥部,主要负责机电工程管理。当时正值宁波轨道交通如火如荼的建设期,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开工在即,规模非常大且带上盖开发,结构比较复杂。这样的工程通常需要30个月建设期,可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0个月,工期非常紧。可以说,宁波轨道交通的建设,自始至今迈的是克服重重困难、砥砺奋进的脚步。” 回想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日子,徐金平娓娓道来:“早在1995年,规划部门就启动了轨道交通线网的初步方案,但只是以课题形式呈现,那是宁波人最初的地铁梦,直到2002年,宁波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轨道交通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并列入其配套工程。” “2014年5月30日10时,在市民的热切期待中,宁波第一趟地铁正式出发。以此为标志,宁波这座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国际港口城市走进了崭新的地铁时代。”徐金平记得这一天,4.2万人次“尝鲜”体验;而两年后的3月19日,1号线二期通达北仑,客流量已达两位数。今年,随着3号线一期通车,预计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会进一步攀升。 而让鹿建民印象比较深的是宁波公交的很多“第一次”。“虽然公交月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销售点少,每个月底买月票都要排长队。”直到1991年3月29日,市公交公司首次在三院、曙光、黄鹂、妇儿医院、高塘5个现场站设立月票发售点,大大缓解了买月票难。“20世纪80年代前的月票大约3元钱,超过工资的10%;而到了2008年普通月票34元,特种月票(可乘坐专线公交)50元,约占普通工人工资5%,如今普通人的公共交通支出,大多不到工资的3%。”鹿建民指着市公交总公司珍藏的部分月票,上面贴有乘车人的照片,印着时间和价格。随着公交IC卡的普及,公交月票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让鹿建民兴奋的是,1994年8月1日,我市第一条无人售票公交线路15路正式开通,乘客自觉投币、自我约束、自觉上下,改善了乘车环境,成为我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试行后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被誉为“曙光工程”。“15路还是宁波历史上第一条双层巴士线,1997年6月,15路换成双层公交后,乘客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很多人喜欢坐在15路公交车上看三江口和七塔寺。” 历史的滚滚车轮,带着亲历者、见证者的述说,必将翻开宁波公共交通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