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的“士”,更应“弘毅”

《士者弘毅》
潘维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2

    朱晨凯           

    《士者弘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的思想文集,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书中文章分为三类:士子弘毅的精神、文化自觉的精神、社会主义的精神。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等问题,观点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

    作为新时代的“士”,如何才能“弘毅”?作者认为要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民族自立系于精神自强,只要精神不垮,中华民族就不会被打垮。复兴大业任重道险,“士不可以不弘毅”,无雄图不足以负重,非坚忍不足以克险。我国依旧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知耻后勇,急起直追。拒绝自贱自残,文化自觉,是我们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柱。清末民初,不少士子把国家民族的不断挫败归罪于自家祖先、归罪于孔孟、归罪于秦汉以来的“专制文化”,遂鼓吹“全盘西化”。然而,新中国承上启下,树大根深,“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屈不挠,“苟日新,日日新”,仅七十年就创造出举世公认的奇迹。这奇迹又该归功于什么文化?既归功于两千多年的生存方式孕育的丰富中华传统,也归功于拒绝自贱自残、文化自觉自强的精神。

    新时代的“士”,更应“弘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书中指出,当下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廉洁奉公这三大富强要素还有待提升,作为新时代的“士”,更应站在民众的前面,办大事,引领全民迈向光明的未来;更要站在民众的身边,办小事,在每一个居民区维护社会正义,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还要站在民众的后面,时刻检讨小事与大事的平衡,时刻警惕失去人民的信任、时刻警惕失去民心。上下同心同德,让贫富尊卑团结如一家,国家和民族才能举世无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