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山堰博物馆内,它山堰原文保所所长陈思光向记者介绍这个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厉晓杭 摄) |
记 者 厉晓杭 通讯员 胡章 吕琼 “堰雷推动阿香车,惠泽均沾十万家。谁任长官身后责,回潮今又见回沙”。这是宋人陈坰所作的《它山堰》一诗。 暮春时节,记者走进四明首镇——鄞江。它山堰犹如一条巨龙横卧鄞江之中,以雄伟的身姿造福四明大地。 这条长长的条石垒成的堰坝,容颜千年不老。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全长113.7米,高约3.05米,宽4.8米,由县令王元玮创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站在它山堰边,出生于1949年的陈思光缓缓向记者讲述历史。他曾担任它山堰文保所所长,对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研究颇深。 在陈思光眼中,它山堰的伟大之处,就是历经千年仍发挥着阻咸、蓄淡、灌溉、排涝、交通等功能。 “它山堰上游流域面积348平方公里,溪床深邃,来水量丰富,灌溉面积约25万亩。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台风来了,下游的咸潮涌上来,水母、黄鲇等被冲上来了。可到了它山堰,咸潮就被稳稳挡住了。”陈思光回忆,“1967年夏天,旱了40多天,河道都见底了。村民跑到它山堰上游,徒手挖坑,取地下水。” 它山堰建成至今已近1200年,经历代修理、疏浚、增筑,工程整体更为完善。陈思光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受洪水和海潮侵袭,它山堰曾出现堰体渗漏等问题,1993年经历了一次大修。 这一古代工程,经后人不断维修、配套、调整,仍在发挥着兴利作用。“现在它山堰的蓄水、供水作用虽被皎口水库、周公宅水库所替代,但它的阻咸、引流、泄洪功能无法替代,它还在默默地为宁波人民作贡献。”陈思光感慨,先人的智慧和毅力,值得后代不断学习和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