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最近一段时间,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决策引起广泛关注。在不少地方的发展选择“脱实向虚”的今天,宁波为何钟情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这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其必然性和内在逻辑——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宁波在制造业可谓“实力担当”,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有着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只有把这个优势做大、放大,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观大势者明,顺大势者胜。有效对接和融入国家战略,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搞“自我循环”,而是要善于借势借力、借梯登高。当下可利用的战略机遇不少,如国家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如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如自贸区扩容、中东欧博览会“升格”的机遇,等等。围绕这些重大机遇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必将获得更多的“阳光雨露”和政策垂青。 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离不开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的支撑。在宏观环境趋紧、“腾挪”空间受限的背景下,过去那种“大铺摊子,铺大摊子”的做法肯定行不通了,需要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宁波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宁波软件园、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南湾新区——这些平台和项目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握紧拳头才能出重拳”,带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项目抓好了,早落地、早出成效,才能为相关产业的腾飞,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是主体,市场是主战场。应坚持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相结合,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两个作用,努力构筑“亲”“清”营商环境。应立足“三服务”,主动亲近企业、服务企业、帮助企业,为广大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和保障。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推进“证照电子化”,打造“无证件城市”,落实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刀刃向内”破解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战略性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还是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应以更大的决心实施“栽树工程”,不惜重金引进一批强校强院强所,通过人才、信息、智力的集聚,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替代进口甚至领先全球的零部件集群,在全球制造业细分领域占据“有利地形”。 新时代的发展,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实的考量。今天的发展,决不能再走“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在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背景下,必须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倒逼,下决心解决产业层次偏低、高技术含量产品偏少、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等问题。 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下的是一盘大棋,“顶层设计”搞好了,就看各地如何精准落子。对于各区县(市)和功能区而言,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千万不能一哄而上,在招商、产业布局方面搞无序竞争。各地要找到自己的专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想上,那也想做,很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十指连心,有长有短”,突出重点,也要兼顾一般。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也不是说要放弃和冷落其他产业。相反,只要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城市能级、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就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扶持。做到这一点,必须相信市场的力量,尊重企业的选择,关注消费者的期待。 “战略上急不得,战术上慢不得。”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对此,我们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力。在战略上,要坚持谋定而后动,保持“十年磨一剑”的执著。在战术上,则要做到不干则已,干则必成,切实在工作上紧起来、急起来、快起来。同时还要看到,“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培育,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提升,与时俱进作出更长远的擘画。 这个世界,最容易消逝的莫过于时间。2025看似遥远,实际就在眼前。扛起服务制造强国的责任担当,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一起奔跑、一起奋斗,推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预期成果,进一步增强宁波产业竞争力、城市综合实力,为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