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9-06/17/A2/4904219_bw-liyong_1560696015791_b.jpg) |
戚迪锋正在忙着网上接单。(唐严 摄) |
记 者 张正伟 通讯员 邵 滢 董天天 “兄弟姐妹们,你们稍等会儿,我把游客领上山,就回来给你们发单。”昨日上午,慈溪匡堰镇乾炳村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戚迪锋一边领着采摘客上山,一边在手机上“安抚”朋友圈求购杨梅的微友。 “我发现QQ群、朋友圈等社群的消费能力比较强,于是今年就首次尝试开展社群营销,没想到下单的人特别多。”戚迪锋说,5月底以来,已经通过朋友圈卖出了几百单。 乾炳富硒杨梅名气大,但以往是靠农户肩挑手提进行销售,好收成有时却卖不出好收入。戚迪锋急在心里,辞去稳定的工作,与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帮助村民通过互联网销售杨梅。“慈溪杨梅的上市期也就20多天,如果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肯定卖不出好‘钱景’。”戚迪锋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探索,现在村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网上销售的模式。“网上选购的人主要是为了尝鲜,所以杨梅采摘下来就进冷库降温,再放入真空颗粒包装盒。”戚迪锋说,包装盒采用了三层隔热技术,同时还注入氮气来抑制杨梅呼吸,最远的送到新疆也没有问题。 在余姚丈亭张孙小歪哥杨梅基地,张登科一大早就上山摘杨梅,等太阳出来就打包送到村头的顺丰快递点。“这几单都是送给宁波市区朋友尝鲜的。”张登科说,以往到了杨梅季,他都是请朋友来家里采摘,现在有了电商,一天内就送过去了,很方便,还免去了大热天赶路之苦。 除了保鲜做得好,网上销售还讲究吆喝技巧。慈溪浒山街道的沈沛锋受横河和匡堰梅农朋友之邀,把杨梅提货券设计成介绍慈溪杨梅的手绘明信片,许多人在网上看到后,买下来珍藏,或送给亲朋好友。 富有创意的营销和全面触网的策略,让今年慈溪、余姚的杨梅更好卖了。据余姚梅老大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来达介绍,往年杨梅的网上销售占比只有三成不到,今年有望达到五成,甚至更多。“线下采摘受天气、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大,今后网购杨梅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孙来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