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为何会与他拥抱惜别

    杨 若 

    据6月15日《宁波日报》,万里学院本年度最后一场毕业典礼上,出现了温情一幕:柳海宁老师被任课的毕业班学生一一深情拥抱惜别,学生和老师眼角湿润,场面温暖又感人。

    这位被集体表白的老师,学生为何会与他感情深厚?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

    大爱埋在心底。柳海宁老师心里装着学生,牵挂学生、热爱学生。他会在一些重要节点给学生写信,比如实习期间、毕业离校前、遇到困难时,或指点迷津、或答疑释惑、或鼓励寄语、或支持帮助,或殷殷期待等,会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激励与温暖。自然,在如此语境之下,学生也相信老师,愿意敞开心扉深情倾诉。一来二去,就形成了良性互动。因此,学生爱戴对他们好的柳海宁老师,那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情感必然。

    交流方式亲切。柳海宁老师选择通过书信这种形式和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平等、民主、新鲜、亲切、接地气。不像那些板着脸孔、高高在上的说教,让学生多少有些隔膜甚至厌烦。生动、幽默的信件交流,让学生在亲切交流之中受到教育、得到教益。

    教育者要与被教育者形成彼此信任、良性交流的互动常态,前者先要有仁爱之心,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次要选好互动载体,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用心走通心和心的路,用心架起心和心的桥。因为,正确的“打开方式”,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良效。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