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改青 日前,屠呦呦团队正式公布了“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的杰出贡献和事迹已被统编三科教材选入,正式走进了中小学生的课堂与生活(6月18日人民网)。 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项获得者。将其事迹纳入教材,不仅是对其最高的致敬和礼赞,也是对科学精神的深度弘扬,对培养青少年的探索意识、思考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追求,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一个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意味着功成名就,在以后的日子里,完全有资格坐享其成,颐养天年。可是屠呦呦不然,她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因此而停止对科学的研究,而是在之后的这些年里,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深居简出,醉心研究。因为她明白,虽然研制出了青蒿素这种物质,但青蒿素抗药性并没有解决,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应对虫族的抗药性。这也是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主要原因。这种行为表现出科学家的敬业精神,也展示其责任担当,潜台词就是:科研无止境。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得不到遏制,科学研究就不会停止。这显然是值得学习和弘扬的。 科学研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是仅有专业知识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严谨务实的作风、勇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还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在屠呦呦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要知道,她正是通过翻阅古籍才开启了青蒿素的研究,其中蕴含的就是积极学习和勇于思考探索的精神。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她的这种精神,积极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多读书,勤学习,从而获得灵感、提升自己。 有了灵感和思路,还需要用科学实验去验证,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也表现出极大的负责。她没有将道听途说当成至理名言,而是积极实验和实践,通过科学来验证,最终取得了成功,催生了青蒿素的问世。因此,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遇到问题,积极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结论万无一失,这也是一种负责任的精神。 将屠呦呦事迹纳入教材,是对科学精神的深度弘扬,也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有效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青少年对科学家的崇拜、对科学研究的崇尚,这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有着积极意义。当然,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家偶像固然重要,但其他方面的科学供养也应加强。比如,严格落实科学课,提供科学实验场所和设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小小发明家等,这些做到位了,才是对科学精神的真正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