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区域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城年糕 擦亮地方特产的“金字招牌”

——“传统农产品的突围”系列报道之四

慈城年糕加工流水线。 (徐欣 摄)
慈城年糕节民俗文化展示。(徐欣 杨芝 摄)

    记 者 徐欣

    通讯员 卓璇 杨芝 

    每年春节前夕,浙东不少地方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以其纯真老底子的味道已成为甬城年庆食品,也是阿拉宁波人在过年时的必备食品。而慈城年糕以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著称,洁白晶莹,久煮不糊,吃起来滑爽适口,令各方食客“爱不释口”。 慈城素有“中国年糕之乡”美誉,已拥有2000多年的年糕生产历史。相传,春秋时期名将伍子胥在督造城墙时,制作了糯米“城砖”屯粮防饥,慢慢演变成现代年糕。如今,其水磨年糕是“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并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慈城年糕不仅是江北特产,更代表着宁波老底子美食,寄托着几代人的乡愁。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年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慈城年糕才真正将步伐迈向了全国,快步走向了世界。慈城年糕是如何从全国各地年糕中突围,实现华丽转身的呢?

   地域特产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慈城镇因势利导,厚植“中国年糕之乡”优势,不断丰富年糕文化内涵,规范提升年糕产业,于去年成立了年糕产业协会,凭借年糕特色“非遗”项目,成功创建宁波市“非遗”特色小镇。  慈城水磨年糕传统工艺作为江北区“非遗”的代表之一,已成为慈城独有的丰厚的年糕文化资源和区域特色经济,成为古城软资源保护开发和对外交往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特优产品。这一独特的地方特产不仅是人们喜欢的食物,更成为人们寄托乡情、传承民俗、追溯文化的载体。

    白岩松说:“慈城,是中国年糕最好吃的地方。”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也曾说过:“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历史名牌,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 近年来,慈城年糕在保持纯真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加快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采用专业流水线制造,突破了传统年糕在感观、品质、品种上的局限。目前,已拥有“冯恒大”“庄永大”“塔牌”“义茂”等十余个年糕知名品牌,开发出大头菜年糕、桂花糖年糕、苔菜年糕、油炸小年糕、火锅袖珍年糕、雪菜笋丝年糕、水磨年糕、快速方便年糕、酒酿年糕等十余个品种,年生产各类年糕近万吨,销售额近亿元,产品在长三角等国内市场占有一定销售份额,还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深受海外“宁波帮”的青睐。

    在提升产业质量的同时,慈城通过申报年糕原产地标记、举办年糕文化节、做大做强年糕企业等一系列方式,实现了对年糕“非遗”的有效保护和有力传承。

    精益求精

    发展需要创新和怀旧 虽说不是生产旺季,位于慈城的宁波江北如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仍然开足马力生产。公司负责人吕国华说,“我们企业是2001年由慈城粮油公司改制而来,如今产品不仅进入宁波市区各大宾馆饭店,而且远销海外市场。通过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下单订货量已经占到三成以上。” 宁波有句老话:“汤圆要吃缸鸭狗,年糕要吃冯恒大。”冯恒大始创于清道光年间的慈城,最初的主业是酱油,后来渐渐附带经营香干、酒、醋、年糕等。2002年,宁波江北慈城冯恒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时隔多年,冯恒大年糕再一次闯入了市场。

    但今时已不同往日。除了慈城本地,余姚、北仑等地也都有了不少有名的年糕品牌,被“遗忘”的冯恒大,该如何重新唤起老宁波人的记忆。冯恒大使用了规模化生产和开发不同系列的花色年糕这两招。“金字招牌算是保下来了。”随后,冯恒大通过国内专家介绍,与拥有先进食品保鲜技术经验的日本花甲协会取得了联系,并组织宁波高校科研力量联合研发。终于,使用纯天然动植物涂料的保鲜技术出炉,省去了高温高压杀菌的环节。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塔牌”年糕品牌也孕育而生。虽然品牌创立在1983年,但早在1982年“塔牌”年糕就乘着渡轮远销香港。“我们是慈城最早做年糕的企业,一直坚持做年糕出口。”公司负责人胡金芳告诉笔者,现在香港人吃年糕都认准慈城年糕。 出口的年糕采用慈城地区传统水磨工艺,经自然摊晾、风干后装桶,以冬季水温较低的清水浸泡贮藏,最大程度保留了年糕浸水不糊、韧而光滑、炒而不黏的传统风味特点。 2002年,“塔牌”与香港客户合资,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塔牌”在香港的销量逐年上升,如今远销香港的年糕数量比当年翻了20多倍。胡金芳指着仓库的一坛坛白底红盖包装的年糕说,香港人买年糕喜欢一条条买,买去了用于祭祖、供奉,所以现在运到香港的年糕普遍还是浸泡在水桶中的。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胡金芳告诉笔者,近几年,在区、镇两级的帮助下,公司与慈城的种粮大户建立订单农业关系,逐步推进年糕水稻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在慈城白米湾村有500多亩的“塔牌”年糕专用稻米种植基地,确保原料质量。

    突破困境

    打造区域性知名品牌

    慈城年糕是传统特色农产品,是宁波江北区农业、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慈城年糕加工中长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长期以来,加工企业做年糕选用大米随意,导致年糕产品的品质不稳定;二是目前的机制年糕口感质量远不如手工年糕;三是年糕的加工生产线,包括蒸粉、压延造型、包装、杀菌等装备,企业之间也千差万别。 为避免“慈城年糕”出现“宁波汤圆”的生产以外地厂商为主导的尴尬,更好传承慈城年糕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江北区通过地方政府、年糕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统筹推进慈城年糕抱团发展,打造慈城年糕成为区域性知名公共品牌。市农科院与慈城年糕企业通过合作,建立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年糕专用稻米品种与种植大户实行订单农业,确保加工年糕的稻米品质稳定。“以年糕加工企业为核心,实施和完善订单农业,扩大建立年糕加工专用优质稻米基地。只有这样,慈城年糕这样的传统产品老味道才能走得更远。”市农科院高工孙志栋说。 对于慈城独有的年糕历史文化资源,慈城年糕协会会长徐国钧表示,将统一进行整合包装,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一是开创体验式制作基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二是建立年糕传统手工作坊,既保护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又为游客提供了解、学习年糕文化的素材。三是丰富年糕文化宣传形式。不定期举办慈城年糕文化习俗传承的主题活动。 同时,慈城镇农办负责人表示,企业应结合现代时尚元素、掌握现代人心理特点和审美要求,及时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特色的新品种,积极推广轻便、易带的年糕产品。突破年糕以食为主的功能,将吉祥、幸福等元素与年糕产品融合,形成系列化、特色化的年糕工艺品。充分利用古县城旅游优势,将年糕的推销和景点门票销售相结合,通过附赠、品尝等方式,扩大年糕的消费群体。畅通异地销售提货渠道,形成区域经营销售网络;运用电商、微信等现代营销手段,做大做强年糕产品网络营销平台。 目前,慈城镇正加快建设集年糕生产加工、历史文化展示、技术研发、制作体验及参观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园区。依托硬件建设,不定期开展年糕文化体验节、技术研发交流会等活动,抱团壮大慈城年糕产业。借助慈城年糕行业协会、研发展示中心及农合联组织等载体,从原材料、生产工艺、环保设施、包装运输等环节强化监管,对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进行淘汰改造,保证慈城年糕整体形象和品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