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城市中产阶层

    出现消费“回归”趋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张孝德在《北京日报》刊文指出:目前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出现新的消费趋势值得我们关注,这种消费表现为几种回归现象。

    一是回归自足田园生活的生态消费。随着城市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噪声等城市病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出现了一种满足生态消费的新型农业,即社区支持农业。社区支持农业,恰恰是向传统的自足田园生活的回归,当然这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回归。目前正在兴起的乡村旅游热、体验农耕,一些知识分子、文化人定居乡村等,最吸引他们的恰恰是自足的田园生活。

    二是回归手工艺术生活的文化消费。生态化、文化化、个性化消费是现代新消费趋势。正是在这种新消费的推动下,古老的乡村手工业、手工艺产品出现了复兴的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代表现代最时髦的消费,是科技含量高的电子化产品、工业化产品。21世纪乡村振兴的一个重大经济支撑,就是古老乡村艺术、文化与体验为一体、融手工生产与艺术生活为一体的乡村手工业的复兴。

    三是回归乡村幸福生活的生活消费。追求以生态化、文化与艺术为内涵的人生价值提升,追求回归自然的智慧生活,将是引领未来最前沿的消费。生态、文化与智慧组成的就是生态文明时代新消费的生活样式。但要得到这种健康生态、文化品质、智慧人生的新生活,成本最低、最容易获得的不是在城市,而是在乡村,由此决定了未来消费的新趋势,这就是回归乡村生活需求的消费。

    道德建设离不开

    示范引领与法制规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希仁在《光明日报》刊文指出: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社会道德价值导向规范化、制度化,即把没有规定性的向善精神化为比较具体的、确定的、可操作的伦理实体规定。

    社会风气是伦理实体的精神表现,是这个社会用以判断善恶是非的直接价值标准,其变迁离不开教育。教育在改变社会风俗习惯中的作用机制基本有二:其一,激发、唤醒主体对善的渴望及其人生理想,形成善的精神习惯;其二,通过规范塑造与示范引领,使主体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风俗习惯的形成或矫正,既不能没有先进分子的示范引领,也不能没有法制规范的强制。只有作为社会良心的先进分子处于社会精神的引领地位,并把法制规范的强制作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这个社会才有可能形成浩然正气,富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垃圾分类

    要避免走入五类误区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鞠昌华在《中国环境报》刊文指出:目前我国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推进。地方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设计,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特别是要避免走入几个误区:

    第一,避免过多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理解垃圾分类。要做到合理理解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才是垃圾分类的核心要义。

    第二,避免过分急于求成。在垃圾分类上既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此外也需要尽量提高准确率。

    第三,避免割裂垃圾分类过程的前中后端。各城市应把中后期的分类转运、分类处置情况展示给市民,让群众了解他们分类后的垃圾没有被混装清运。

    第四,避免过分强调高端装备的应用。一些高端装备失去了公共设施便利性的基本属性,此外也会也使得有限的资源过多使用在了盆景式项目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五,避免以过程激励代替目标激励。应加强制度设计,通过奖励社区垃圾减量绩效实现垃圾减量化的目标激励,而一些通过过程激励促进垃圾分类的城市在公众逐步形成习惯后需及时予以调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