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玉民生活照 |
|
贺玉民(左)与叶中央(中)、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吕建华(右)合影 |
|
贺玉民创作的部分作品 |
|
部分获奖证书 |
周燕波
人物名片
贺玉民,1957年出生,当过码头装卸工、船员、教师、办公室文员、企业文案策划人……现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编剧、宁波首个社区话剧团——宁丰话剧团团长,著有《大海情愫》《夜太阳》《蓝蓝的天,蓝蓝的海》《和丰纱厂》《灯塔》等多部剧作,曾获得诸多荣誉奖项,出版作品集《浪花飞过》。
与诗歌、戏剧结缘
贺玉民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喜欢读书,可惜他的求学年代正好赶上“十年动乱”。值得庆幸的是,读中学时他遇上很有学问的语文老师蔡国黄。“蔡老师鼓励我多读书,也指导我写作。蔡老师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贺玉民说。
1976年底,19岁的贺玉民招工进入宁波港务局。在码头当了一年装卸工后,他成了一名船员。船员一出海,往往就是十天半月。为了排遣海上单调、乏味的日子,贺玉民上船时不忘带上几本从单位图书馆借来的书。当同事们在船上打牌、下棋打发时光时,他就靠在床头读书。
不出海的日子里,他常常跑到市工人文化宫参加文学小组活动。“那时候流行写诗歌,我也写了不少。”遗憾的是,他投向各家刊物的稿件均石沉大海。
1980年,经过一位文友“点拨”,他从自己创作的上百篇诗稿中精选出29首自己最满意的,装进一个大信封,投寄给《宁波文艺》编辑部。不久,他的一组反映航海生活的诗歌在当年第五期《宁波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问世,贺玉民格外激动。“这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自我当船员的经历。”
那一年,贺玉民在市工人文化宫听讲座时,遇到了当时省内戏剧界的“大咖”——著名编剧胡小孩。胡小孩在讲座中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些戏剧理论。这次讲座引发了贺玉民对戏剧的浓厚兴趣。从此,他的创作重心从诗歌转向了戏剧。
第一部大型话剧不幸“夭折”
1981年,贺玉民被单位推荐到交通部举办的全国职工文化补习学校师资培训班学习。经过一年脱产培训后,贺玉民成为宁波航运公司职工文化补习班的一名语文老师。当教师这十年,工作特别忙碌,又遇到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除了偶尔写几首诗歌,贺玉民的文学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再次触动贺玉民创作的,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海上事故。那年秋天,他们单位的一艘货轮在福建沿海遇上台风。避风过程中货轮触礁,慢慢下沉,船长果断下令24名船员弃船逃生。等大家游渡到不远处的一个礁岛,清点人数时,发现船上的大管轮失踪了!船长顿时急得哭了。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遇难了,没想到在海上漂浮一天一夜后,大管轮被一艘渔船上的渔民发现并救起。”
这次事件对贺玉民触动很大:“我也是一名船员,亲身体验过海上的种种险情。我决定写一部反映船员生活及情感的话剧。”
1992年,贺玉民创作完成人生中的第一部大型话剧——《大海情愫》。市工人文化宫一位老师看过剧本,觉得挺不错,热心地推荐给了省话剧团。没多久,贺玉民接到省话剧团的电话,叫他去杭州商量剧本修改事宜。“他们说准备集中剧团的骨干演员来创排这部戏。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贺玉民记不清那段时间跑了多少趟杭州,剧本一改再改。就在他以为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省话剧团对他的态度急转而下,接着再也不跟他联系了。几个月后,他从杭州的报纸上意外得知,这部取名为《海魂》的话剧已经演了13场。“当我看到编剧的署名并不是我时,心一下子凉了!”
第一部耗费他无数心血的大型话剧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夭折”,对贺玉民的打击可想而知。
徘徊在成功与失败的边缘
1994年,贺玉民振作精神,又以船员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部话剧《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没想到这部剧作当年获得了全省“改革之光”剧本征文大赛铜奖。虽然只是铜奖,但对于一名业余编剧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荣誉。因为这个奖项,贺玉民1995年获得了赴中央戏剧学院作家班进修的机会。
四个多月脱产学习,国内戏剧界权威、专家讲课,让贺玉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学习回来后,他萌发了创作一部以全国劳模叶中央坚守灯塔的事迹为素材的大型话剧。他的想法,得到了时任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吕建华的热情鼓励:这个题材非常值得写,只要用心写,肯定是一部感动人、鼓舞人的好戏。
为了获得第一手素材,贺玉民前去舟山白节岛实地采访叶中央,与他同吃同住了整整13天。其间遭遇了恶劣的台风天气。“由于台风,岛上蔬菜、粮食供应中断。那时候岛上还没有冰箱,我们面临着食物断绝的危险,最后硬是靠喝酱油汤熬到台风过境。”这段经历让贺玉民深切感受到叶中央及其家人为坚守灯塔所付出的代价!
生活体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贺玉民在创作剧本时,把喷涌而出的情感倾注在字里行间。剧本完成后获得圈内人士的好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取名为《夜太阳》的剧本最终还是没能搬上舞台。
走过迷茫与失落,迎来创作丰收期
时间进入21世纪,人生中的又一个打击悄悄向贺玉民逼近。2001年,因所在工作单位海运集团公司精简人员,他下岗了。
那段时间,贺玉民心里充满了失落和迷茫。然而生活还得继续。写文案、当后勤、做企划、写宣传片……那几年,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与喜爱的戏剧渐行渐远。
直到2008年,贺玉民应邀为杭州湾大桥建设部门撰写宣传片《百年大桥》解说词时,心中又涌起创作一部大型话剧的念头。后来,贺玉民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完美大桥》。这部作品在全国优秀剧本征文大赛中获得提名奖,贺玉民的创作热情再一次被唤醒。此后他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比如根据身患白血病但自强不息的“面人姑娘”小丽的故事创作的音乐剧《爱心面人》,以自闭症儿童为题材的《天上的星星会说话》等。
2015年,贺玉民完成了他酝酿十年之久的大型话剧《和丰纱厂》。
贺玉民说,写《和丰纱厂》是他多年以来的一个情结。
贺玉民的母亲、姐姐都曾是和丰纱厂工人,小时候常随她们去工厂大院玩,那里的一砖一瓦对贺玉民来说既熟悉又亲切。当看到曾被称为宁波“三支半烟囱”之一的和丰纱厂因拆迁轰然倒塌,他不胜唏嘘。“不知道这部戏写出来之后会是怎样的命运,我就是觉得作为一个宁波人,作为当年和丰纱厂的职工家属,有义务和责任去写好这部戏。”
剧本以民族资本家、原宁波和丰纱厂总经理俞佐宸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坚韧有为、开明进步的本土“宁波帮”人士的艺术形象。
戏写好了,因为筹不到资金,剧本一直搁在案头。直到2017年10月,在鄞州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大型原创话剧《和丰纱厂》终于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成功上演。
《和丰纱厂》的上演,了却了贺玉民多年的心愿,同时开启了他的创作高峰期。
2017年年底,贺玉民再度拾起叶中央的题材。他把20多年前写的《夜太阳》推倒重来,剧本描绘了叶中央一家五代人坚守灯塔的传奇故事。
2018年,大型话剧《灯塔》在姜山狮山剧院与观众见面。这部话剧连演两场,获得观众好评,叶中央家人观看此剧时更是泪流满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眼下贺玉民正在和孙中山研究专家叶立标一起创排一部大戏——《孙中山在宁波》。该剧以1916年孙中山来宁波的一段史实为素材。
“为了这部戏,一年多来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这是贺玉民第一次写伟人戏,“对于我这样一个草根剧作家来说,这辈子能参与这类宏大题材的剧本创作,机会极其难得,挑战可想而知。我一定要竭尽全力把这部戏搞好。”为此,他跟叶立标及其他主创人员反复商讨剧本,一连改了16稿。据他透露,目前剧本已经定稿,导演、主演也已经落实,争取年底前与观众见面。
尽力讲好一个个宁波故事
没有依靠、没有资金、没有舞台、没有演员,一部呕心沥血写好的作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搬上舞台……作为一名工人出身的草根剧作家,30多年来贺玉民在戏剧创作这条道路上经历了曲折坎坷,品尝的辛酸、苦楚,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贺玉民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不仅得到了圈内首肯,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13年,贺玉民重新整理自己30余年来的文学创作,结集出版了剧作选集《浪花飞过》。
2017年10月,在鄞州东郊街道的支持下,“贺玉民戏剧创作工作室”在宁丰社区挂牌。2018年,他的工作室与街道、社区共同策划,成立了宁波首个社区话剧团——宁丰话剧团,他担任剧团团长。据贺玉民介绍,剧团现有20多名团员,全部来自基层各行各业。至今该剧团筹排1部大戏,创排小品4个,参加演出7场次,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贺玉民还透露,剧团目前正在排演一部小剧场话剧《雨下个不停》,8月中旬可与观众见面,这也将是剧团“试水”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贺玉民在宁波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60多年,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贺玉民看来,宁波有许多好题材有待挖掘。这座城市从来不缺故事,缺的只是讲故事的人。“比如,对于孙中山在宁波的这段历史,宁波普通市民知之甚少,甚至有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孙中山来过宁波。这么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去挖掘,实在可惜!”
贺玉民告诉笔者,宁波还有许多“沉睡”的题材让他心动,比如历史上当过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宁波诗人殷夫,北仑小港李家的故事,千年书院桃源书院的故事,“一门三相”史家的故事……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草根编剧,我要尽最大努力去挖掘这些宝贵资源,讲好一个个精彩、厚重的宁波故事。”贺玉民真诚地吐露心声。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