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港新建村村民沈翠珠教孩子们缝制虎头鞋。 (支倩君 厉晓杭 摄) |
记 者 厉晓杭 通讯员 支倩君 “15×8,先算个位,再算……”13岁的苗族女孩张宁茜正在为“56小花”欢乐吧低年级的小朋友辅导功课,现在的她可是两个孩子的“小老师”。近日,北仑小港街道谢墅社区假日学校开展了“‘小候鸟’手牵手,互学同进步”互助小组结对活动,孩子们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每逢暑假,在谢墅社区的假日学校内,都有一群来自各个民族的“小候鸟”在这里体验各种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课程。 谢墅社区现有人口2.5万余人,其中有少数民族未成年人150余人,包括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24个少数民族。在当地,这些孩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民族小花”。如何让少数民族孩子更好地了解、融入第二故乡,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张宁茜原本性格内向,惧怕交往,自从参加谢墅社区开设的“56小花”欢乐吧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变得活泼开朗,甚至主动结对辅导低年级小朋友。她说:“我在‘欢乐吧’学到很多知识和才艺,每年暑期还能去假日学校,认识许多新朋友。” “看,‘老虎’的眼睛还会动”“奶奶,这鞋子做什么用的呀,我都没见过……”来自土家族的女孩吕新瑶拿着半成品虎头鞋向“虎头鞋达人”沈翠珠请教。上周,在谢墅社区民族融合馆内,小港新建村村民沈翠珠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独特文化魅力的非遗手工展示及教学活动。 鞋面上老虎炯炯有神的吊角眼、俏皮可爱的虎须,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小毛头满月时,给他们穿上虎头鞋,就可以避邪保平安……”沈翠珠一边现场示范如何缝制虎头鞋,一边介绍着虎头鞋。有趣的课程,受到了“小候鸟”们的欢迎。 “为了丰富‘小候鸟’暑期假日活动内容,让他们能够体验不同的文化特色,社区利用多个教育阵地开展民族特色假日学校活动,通过教授青少年手工技艺,如虎头鞋、宫灯、香袋、十字绣等特色工艺品制作,并将成品进行爱心义卖、展示展览,让少数民族孩子在动手动脑的同时,走上公益的道路。”谢墅社区党支部书记宋颖介绍。 与此同时,谢墅社区积极汇聚区域村、民营企业和学校三方力量,争取社区共建单位的支持,整合资源,推动建立“民族小花”农业体验基地、青少年环保节水教育基地等5个教育实践基地,加强社区假日学校的师资力量,把假日学校从社区教学点延伸到辖区两个条件较好的村教学点,扩大假日学校的服务网络。 土家族男孩蔡文昊的妈妈曾多次向社区反馈,孩子从假日学校回来后变乖了不少。“我儿子不再调皮捣蛋,会帮助大人做家务,更加懂事,还主动结对辅导低年级小朋友,进步特别大。” 像这样的例子在假日学校里很多。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民族小花”在小港当地学唱本土越剧、学做非遗虎头鞋,和本地孩子一起跳苗族竹竿舞、土家族摆手舞,共同参加各种社区互动课,感受乡野田间的新奇。 “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成长,北仑就是我最美的第二故乡。”张宁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