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里的读书人

    崔海波           

    宁波地铁三号线开通以后,我每天乘地铁上下班。

    我出门习惯于带个kindle阅读器,轻巧便携,等车等人、排队候场的时候读几页,不至于感到郁闷烦躁。某日,我在地铁车厢里坐下,习惯性地从包里拿出kindle时,发现对面座位上的一个年轻人正低头看书,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在他翻页的时候,我发现书名是《货币战争》。这本书我也想看,但好多次只看了开头几页就放弃了。这会儿想跟他交流几句,又感觉有点突兀,正在踌躇之际,他到站了,合上书,随着人群下车。

    之后,我每次去乘地铁,都会有意识地环顾车厢,看看有没有人在读书。从家到单位的路并不远,在车厢里的时间也就二十分钟左右。乘地铁通勤的以年轻人居多,最常见的风景是低头刷手机。他们穿着时尚新潮的衣衫,背个斜挎包或者双肩包,追剧打怪看新闻。当然,手机阅读也是阅读,大家置身于拥挤的人潮,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人人都是孤独星球。某日一早,正是上班高峰时间,车厢里人挤人,我发现一个小男孩靠着过道中间的柱子,正聚精会神地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看得津津有味,列车启动与停靠,他的身子会随着惯性小幅度前倾后仰,但他有很好的定力,一点也不受影响,上车下车挤来挤去的过客也丝毫不干扰他的阅读。我见他看的书是《三国两晋》,看来这个小男孩痴迷历史。我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很多人感叹小男孩的好学精神,认为在地铁上看书的人很少见了。

    是的,跟庞大的手机族相比,地铁里的读书人绝对是少数,我决定用手机记录这个小小的群体。

    某日下班比较晚,地铁车厢很空。我在进门处的椅子上坐下,发现边上是一对母子,小孩子大概五六岁吧,他们在读绘本。母亲一字一句慢慢地读,声情并茂,吐字清晰,普通话也标准,小男孩专注地看着书中的图文,全身心融入故事中去了。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景,我很想拍下来,可是我跟他们靠得太近了,拍照肯定会打扰这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于是只好忍着。直到我下车时,他们还在那里兴致盎然地读着。出站后,我心里略略有点遗憾,但一会儿也就释然了。

    某日,车厢很挤,站着的人几乎贴着身子,我发现边上一个女士靠着车门在看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的小说《房间》。这本书我前段时间已经下载到kindle里了,还没来得及看,于是问她:“这本小说好看吗?”她转过头来,说了句“很好的”,继续低头看书。几秒钟后,她又抬起头来对我说,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还获得过奥斯卡奖,优酷网上有。当晚我就把电影下载来看,次日再看小说。《房间》不长,两天看完,小说中的部分情节跟前不久在美国审判的“章莹颖案”相似,青年女子被一变态男人劫持强暴囚禁……看完小说后,我很想跟那位女士交流一下读后感,可惜没有留下她的联系方式。

    地铁通勤一个月,我已经拍到十多个读书人的照片:阅读《意林》合订本的中学女生,捧着《雅思单词王》念念有词的大学生,一手拿着书本阅读另一只手拎着一大袋书的中年人……其中一张是我女儿的。那天我们一起等地铁,她拿出口袋书阅读,我从侧面拍了一张,她发现后瞪了我一眼,夺过手机一看,说是拍得不好,要删掉,不过最终没有删。

    地铁里的随手拍,不讲究构图和用光,所以也谈不上艺术性,但每一张都是真实的记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