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前些天,去“申洲国际”采访,有记者问“申洲为啥不搞多元化发展”,董事长马建荣的回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昨天,读新华社“解码宁波制造”的报道,又看到了马建荣的这番话。 新华社报道说,像马建荣那样“不夸夸其谈,把手头事情做好,是很多宁波实业者的共同特征”。确实,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旋梭生产企业宁波德鹰是这样,中国第一个电池品牌中银(宁波)电池是这样,在世界钢琴行业颇具影响力的“海伦钢琴”是这样,生产芯片关键材料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的江丰电子是这样,从小作坊变身世界闻名的“塑机王国”的海天塑机是这样,几十年破解圆珠笔尖钢这一世界难题的贝发集团是这样,研制柔性齿条升降装置等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的大丰实业也是这样…… 有人说,做实业,花的是笨功夫,过的是苦日子,和很多聚光灯下的行业相比,少有高回报和耀眼的光环。既然如此,宁波企业家何以仍能坚守制造业?何以认“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这个理?举其大端,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五: 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现实,养成了宁波人厌恶空谈、踏实肯干、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的习惯和风格。对于宁波人,普遍评价是“务实、低调”。务实,就是不虚头巴脑,不相信“一口气能吃成个胖子”,不期望“一夜暴富”,而是相信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笃信“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低调,可以说是务实的必然表现——因为务实,功夫都花在了做事上,而且总认为做得不够好,所以不喜欢也没时间和心思去吹嘘炫耀。 制造业,是实实在在做产品,产品卖出去,好不好,人家一用就知道。没有务实、低调的品性,不下真功夫,不坐冷板凳,“这山看着那山高”,注定是走不远也做不强的。这不是说宁波人只会做制造业,也不是说别的行业不值得做,而是说,不管做啥事,宁波人都善于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当年,赫赫有名的“宁波帮”开启了中国制造的先声,先辈的品质和精神,是会穿越时空、代代相传的。 港口是宁波的最大资源,开放是宁波的最大优势。港口和开放,为宁波制造业拓展了市场,更开阔了宁波人的眼界和格局,让宁波人较早认识到“天外有天”,没有“几把刷子”就想闯天下、打市场,是不可能的;就算侥幸一时得利,终究难以长久。而人对一件产品的要求,标准只会越来越高。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要争创“行业第一”“世界一流”,要做成“单打冠军”“隐形冠军”,要做“百年企业”“基业常青”,没有超强的定力、默默的坚守,是不可能做到的。就像慈星电脑横机位列全球电脑横机前三强,年产销电脑横机居世界首位——可知道,孙平范的外公生产手摇横机、父亲做针织品生意,继承了家业的他,当年咬牙拿出15年的企业积蓄自主研发电脑横机,才有今天的成就。 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提是找准方向、找准路子。制造业是宁波的优势,也是宁波的根基。坚持这样的“认识”,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更多人追逐鲜花、掌声和“快速成功”时,不为诱惑所动,确实很考验政府和企业的定力。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发展遭到多方非议甚至压制,宁波市委、市政府淡化“所有制观念”,突破“唯成分论”,不争论、不招摇,多干少说或只干不说,为宁波制造业的起步营造了宽松环境。如今,政府定位为“店小二”,为企业服务奉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政府长期支持和重视制造业,是战略定位,也是战略眼光,更是对企业坚守实业的最大支持。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宁波的制造业,当初多是由一些有胆有识的农民“洗脚上田”办起来的。办企业,改变了好多人的命运,时势变迁也让许多企业家认识到,坚韧不拔不是不变,制造业的灵魂是创新。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正是宁波企业家的一大特质。就像新华社报道所说,在宁波有很多农民出身的企业家,相互之间不比规模、不比产值、不比产量,而是比奖杯比证书,比研发人才多寡,比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比这些,就是比对技术的钻研和创新的执着,就是比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的持久力。说到底,这是对制造业更高层次的坚守。 产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分工越来越细。不光制造业是这样,所有行业都是这样。分工,就是做自己会做的事、擅长的事,做得越“高精尖”越好。石化产业、新材料、家电、汽车、服装,慈溪家电、余姚塑料、宁海模具、象山针织、奉化气动元件、海曙纺织服装……宁波已经形成门类齐全、产业集群较为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一家家制造企业,只专注一个领域一件事,潜心打磨一项技术,心无旁骛几十年,积累和沉淀会形成一种产业文化和价值追求,会让坚守和传承成为一种必然。 也许有人会问:身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这次为啥会大张旗鼓报道“宁波制造业”?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坚守制造业,深耕实体经济,宁波企业家的“质朴绽放”(新华社时评语)值得致敬,也需要鼓劲打气,更有“深刻的启迪”值得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