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呼噜”入诗说起

——评郁旭峰《呼噜是一支歌》

    三耳秀才           

    北仑区儿童文学作家郁旭峰创作的儿童诗集《呼噜是一支歌》不久前由宁波出版社出版。一般人认为呼噜的名声不好,作者却让它入诗,要让它变成意象并产生美感,你说说,这难度有多大?

    诗集开篇第一首就是《呼噜是一支歌》,“我的爸爸”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老爸:“我的爸爸有点沉默,/一天到晚话儿不多,/为了生活起早摸黑奔波。//让他唱歌他总是推脱,/应付不了就来几声呵呵,/真搞不懂他会不会自己找乐。”

    前两节用“沉默”“唱歌”刻画老爸,到了第三节接着“歌”:“其实爸爸也会唱歌,/他的呼噜在梦中飞歌。”承上启下,如此一来,使得下面“呼噜如歌”的想象很顺畅地登场:“呼噜——呼噜——/一声悠长,一声短促,/把一天的疲劳消除。/呼噜——呼噜——/一声高亢,一声低沉/把生活的烦恼倾诉。//爸爸的呼噜,/是一支梦中的歌,/在静静的夜晚,/一声一声唱着快乐。”

    神奇吧!在儿童的视角下,在诗句自由自在的转换中,声誉不佳的“呼噜”,已然是一首刻画父亲、体悟父爱、歌颂生活的童歌了。

    “呼噜”是歌,拉起歌有响应。如果读者有心,还会发现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北风》里,也有呼噜声响。《北风》最后一节是:你听,/满世界都是他/呼——呼——/呼——呼——/沉重的呼噜。

    诗是诗人的心声。先有诗人,再有诗。儿童诗人,先要秒回“儿童”,这样才有写出儿童诗的可能。孩童是天然的艺术家,艺术家是自觉的孩童。可是,自觉的孩童一定是生活在现实当中、成人世界当中的。具体到郁旭峰,他的身份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是1000余名师生的管理者。站在岗位上,看着或听说学生上课开小差不走心,作为校长,其本能反应不会是诗意吧?妙就妙在这里,郁旭峰第一反应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那个瞬间,他能将其化为新的诗篇。请看《恼人的小雨点》:“嘀哩——嘀哩——/嘀哩——嘀哩——/小雨点的歌唱不停//尊敬的老师,/你说上课要倾听。/可恼人的小雨点,/一点也不清静。//你瞧他,/一会儿在窗玻璃,/吱吱呀呀画画;/一会儿在屋顶,/叮叮咚咚弹琴,/扰得我心神不宁。//干脆把他也请进来,/和我们一起端坐着,/静静地把课听。/晨会和课午间,/也让他背书做作业,/一刻也不许停。/看他还收不收心。”

    通过郁旭峰的诗篇,我们虽不能一下子就找到“芝麻开门”的密语,但我们清楚地明白,写作是一个专业,写儿童诗有儿童诗独特的难度。有人认为儿童诗连个难认的字也没有,就是浅呗,随手就能来。这可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全然不知“功夫在诗外”。

    《呼噜是一支歌》,打“呼噜”的是爸爸,可是,我们不要被他给带偏了,在整部“呼噜”诗集中,主角是“我”——一个小学生。《我多想……》写道:“每次考砸时,/我多想变成一只小小的蚂蚁,/小得不能再小的蚂蚁。/这样,谁也不会留意,/更不会问起我的成绩。/即使伤心,也可以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哭泣。//每次得满分时,/我多想变成一头高高的大象,/威风凛凛的大象。/走在大街上,咚咚的脚步声/传递着我满心的欢喜。/我还会让妈妈坐在我的大鼻子上,/把她的欣慰和自豪一同举起,/让那些赞叹羡慕的目光,/投来啧啧的惊奇。”

    显然,这个“我”不是学霸,所以,《呼噜是一支歌》和更多的小学生贴着心——他们读着读着,一定会会心一笑。他们才不会去管这个诗集分五辑,每一辑的主旨是什么的。所以,在此,我也不唠叨了。

    我是个成年人,因为喜爱文学,所以时不时回望童年,时不时关注儿童文学——可是,哪个家长,看着自家孩子成长不关心文学?哪个成年人不是怀抱文青之心时不时忆起童年?所以,《呼噜是一支歌》虽然是写给学生、写给童年的,成年人尤其是家长,也不妨读一读。至少,打呼噜的家长一定会找到继续打呼噜的理由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