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

    作者王道 等出版大象出版社日期2019年4月

    作家王道执着于追寻食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用文字记录下其中的温情记忆。

    每年春节,中国人总会不远万里回家过年。不论旅途上有多少艰辛,满身的疲惫终能在一口团圆饭里悉数消散。亲情,正是这样一种强有力的抚慰剂,也是美味的上好调料。

    一切美食都比不过“妈妈的味道”。跟着母亲学做面点,王道先生亲身体会到面食制作的复杂,也深刻感受到母亲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的不易。他童年时吃到的焦馍是贫穷年代里的奢侈“点心”,代表着记忆里永远无法忘却的香甜。而另外一个“妈妈”——作者妹夫的母亲也将他视若己出,在其养病期间,每天用各色西安面食热情款待,让作者一个月足足重了4公斤,但那必定是幸福的重量。

    汪曾祺在《昆明的雨》里写道:“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在昆明度过的时光让汪老在多年后仍魂牵梦萦。那时候,虽然物资匮乏,但汪曾祺和好友朱德熙都喜欢喝两口,没钱就把书当掉,有钱就买点小菜下酒,君子之交当如此。在有关昆明的记忆里,温暖汪曾祺的还有老师沈从文的关怀。沈先生常请汪曾祺吃米线、喝酒,如果看见弟子喝醉在昆明街头,还派人扶他回住处,用茶帮他醒酒。对汪曾祺来说,不论是友人之情,还是师生之情,都如酒一般醇厚,浸润了他的为人和文章,散发出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作者在《代序》中写道:“很多食物就如同记忆一样,历久弥新,鲜活而生动,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在网红美食充斥人们味蕾的当下,总有些味道虽不惊艳,却那么亲切和熟悉。

    (推荐书友:林金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