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和完善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去年1月,快递员李朋璇作为基层群众代表,被邀请进入中南海参加座谈,给总理提建议:让水果等生鲜快递可以有保险。3月,他的建议被写进《快递暂行条例》。(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不懈奋斗。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反对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民主模式。

    龚 云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前30年,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域进行全面实践和探索,尽管后来走了弯路,但取得了显著成就。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人民当家作主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开辟、拓展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大大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大大彰显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为人民当家作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中国70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为人民当家作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新时代的大势,适应人民的向往,将人民当家作主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优点不断彰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愈走愈宽广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这条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原版”,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人民决定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良、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深深植根于我国的社会土壤,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对于这条道路,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自信。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在新时代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党委换届还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都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证基本群众代表比例。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共有771名,占33.7%,比党的十八大增加79名,提高了3.2个百分点。2017年7月12日,《快递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山西省运城市快递小哥李朋璇在“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写下了关于“农村生鲜快递易腐烂赔偿贵,盼能买保险”的留言,后被邀请到中南海与李克强总理面对面交流,为快递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充分说明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真实的,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丰富,深深嵌入我国民主政治的全过程、各方面。从类别上看,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上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从形式上看,涵盖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从机制上看,分为民主座谈会、民主恳谈会、利益协调会、民主听证会等。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参与政治生活,避免了西方国家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弊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协商民主出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趋势,逐步形成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2018年,全国人大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意见13万余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十二届全国政协期间,共举办7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非常广泛,取得积极效果。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聚焦新时代新任务,大力推进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创新,改进会议形式,强化互动交流,增加50分钟互动交流时间,明确政协协商民主的建言资政和团结教育功能,引导委员在积极参与协商议政的同时更好理解和领会党的政策主张。会后,全国政协以信息形式向中央领导同志报送会议主要成果,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取得良好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民主恳谈会、民情通报会,到社区议事会、村民居民听证会,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的发展,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是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大,日益彰显其独特优势: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法落实的弊端。在新时代的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的新要求,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日益完善,为丰富人类民主形式贡献中国方案。

    五、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化建设不断深化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总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刻革命加以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崇高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紧紧围绕保障和改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宪法是充分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法律保障。把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宣示日,建立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为了发挥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深化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