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学者在第四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汇智献策

加快推进浙江大湾区建设

资料图(韩远 摄)

    浙江大湾区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金南翼”,是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能级战略平台。在国家层面,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在省级层面,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坚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提高杭州湾经济区能级”列为今年全省重点工作。

    浙江大湾区建设如何搭乘政策的快车,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带动新一轮跨越发展?日前,在宁波慈溪举办的第四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为加快推进浙江大湾区建设汇智献策。本次论坛由省社科联、市社科院(社科联)、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慈溪市委、慈溪市政府联合主办,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基地)、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社科联、慈溪市环杭州湾创新中心承办。据悉,杭州湾湾区论坛作为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基地)主要承办的一项品牌性学术活动,一直致力于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贡献学界智慧,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一、大湾区建设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浙江省发展与规划研究院原院长黄勇指出,湾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就是都市区经济,或者叫大都市圈经济。因为,湾区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带有明显的都市区或者叫都市圈的特征,是都市区经济的一种特定的地理联系,都市圈不一定都在湾区,但是湾区很多地方因为条件好,形成了都市区。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熊德平教授认为,大湾区的大并不仅仅是因为自然要素,既要有大湾,也要有大区,既有自然要素,也有经济要素,还要有行政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强等。湾区经济是对世界经济地理分布现象的总结,湾区经济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开放门户;二是交通枢纽;三是经济重镇。

    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长江经济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指出,大湾区功能定位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开放湾区,浙江大湾区建设要利用开放的地位;二是创新湾区;三是生态湾区,杭州湾生态基础比较好,生态保护的压力也比较大。

    二、发挥大湾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

    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指出,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在构建基础设施和载体平台上着力。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交通、信息等硬件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商务的基础设施、政策平台的基础设施;载体平台的打造,包括大都市圈、带廊、双向飞地的建设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指出,发挥杭州湾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在政策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实现“真正的协同”:一是遵循湾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形成主体功能差异化的空间格局;三是实现规划和政策的真正对接;四是合力打造一系列高端产业集群;五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六是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七是依托系列“轴带”带动长三角乃至全球其他地区的发展;八是建立落实规划和政策的机构主体。

    三、加快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建议:一是要对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重大改革举措推进浙江省改革,一一对应、因地制宜、落实落细;二是浙江自贸区的突破、各类园区的整合突破、营商环境的突破等,亟须调研审视;三是高度关注民企,发挥民企的力量;四是人才,人才政策的核心之一是税收;五是对标对表,对标对表国际事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制改革,浙江大湾区可在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商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方面形成经验,以中国实践丰富中国方案。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研究员建议:一是以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为牵引,推动杭州湾更高水平的协同开放;二是以杭州湾临海优势共建临海工业带;三是加快建设杭州湾湾区一体化立体交通。

    浙江省发展与规划研究院原院长黄勇指出,在推进浙江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一是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要对标国际上的三大湾区,经济产业发展要对标,基础设施要对标,软硬环境要对标,要找准存在哪些差距,想办法弥补;二是要以上海为核心,接轨大上海;三是要把空港和信息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长江经济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建议:一是建一体化的产业网络,构建产业网络,依托大湾区形成更加一体化的产业区域分工体系,包括推进产业一体化,实现湾区产业协同升级,突破行政壁垒,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创新产业跨区域合作,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二是共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要形成链接内外的“超级枢纽”,具体就是要建设环杭州湾交通“超级枢纽”,建立直连直通的经济圈,建立一轴多联的综合交通网络;三是共建一体化的营商环境,要完善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包括加强区域一体化的规划融合衔接,完善区域整体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整体的高质量营商环境;四是共推生态共建环境整治;五是共享区域公共服务。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熊德平认为,浙江大湾区建设要把握国内发展趋势,与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增长新动能转换等大趋势结合起来。浙江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竞争、协同和创新。其中,浙江大湾区建设的竞争机制是内外开放、规则公平与能力提升;协同机制是市场、政府、企业、联盟与网络;创新机制是交流、包容、激励、人才与教育。浙江大湾区一定要在教育上进行改革和突破。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指出,浙江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类似慈溪这样的大湾区中心城市可以与澳门在旅游服务业、人才培养、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办学、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 

    (李磊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