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大隐采石场车石工运石出宕情景 |
|
鄞江采凿小溪石时留下的古宕 |
|
二次开发后,宁海伍山不少石窟成为旅游景点 |
桑金伟 文/摄 石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物之一,它是远古制作工具的工具,与木器、铁器相比,石器可谓是“母器”了。我有个长期课题是追寻石窗,为了溯源,我在全国各地寻找出产石窗原材料的石宕,如绍兴的东湖、新昌的西坑、三门的蛇蟠岛、温岭的长屿硐天等,宁波的石宕当然也不在话下。 石宕就是采石场,有时也称作“山塘”“山荡”或“山宕”“岩宕”,有的地方又叫“硐”,也有称“窟”的。以上称呼中,“石宕”使用最为普遍。 据余姚大隐的老宕匠介绍,石宕的开采方式,自古以来有露天作业和地下作业两种,以露天竖井式开采为主。这种开采方式是越采越深,最后在山体的内部形成很大的洞穴,这就是所谓的“硐”或“窟”。越挖越深虽然对石材的出运增加了难度,但越深开采的石材质量越好,采凿取材也越容易。开凿时,深层石材较“嫩”,可用指甲划出痕来,石材在空气中暴露后,才会坚硬起来。 采凿的一般程序是:按石料的长、宽、厚要求,先划出墨线,再沿墨线按一定间隔打入一根根钢钎,并按序轮番锤打钢钎,直至石材沿着劈裂线与岩体分离为止。钢钎凿孔排列的数量决定了石料的长和宽,凿孔的深度决定了石料的厚度。就这样一层层地把石料凿出来。 石宕开采一般沿袭早年的经营方式,每宕设有宕主、管长、卖长、高头师傅、石匠、车石工、小工等工种和等级。先是由高头师傅身缠麻索,登峭攀壁,清理出采石作业面,再凿出攀眼、打妥攀桩,以备悬挂。还要不时查看和排除险情。高头师傅的责任重大,须得经验丰富,工资比石匠高出一倍。石匠负责打出劈裂线,一块石料由多位石匠通力协作,共同有节奏、有规律地锤打。车石工负责石料出洞、下山。 运石下山,最初是用木制独轮车,每辆独轮车只能搁少量石料,车石工肩膀上勒着布绳,靠双臂推车往前。山路倾斜而畸岖,更多时车石工要用力拉住车子,以防车子过快下溜。车工石要将一块块石料运往河边或海边的堆石场,以便运销,他们的工资略高于石匠。以后有了手拉车,运力提高了,安全也好些了。后来还采用钢缆索、摇车等设备吊放石板,减轻了运石的劳动强度。 大隐是浙东重要的石料开采区域,自古开宕取石,延续至今。从已废弃的古宕能看到古人开山取石之痕迹。大隐石宕主要分布在城山、长命山、堰头山这3座临近江边的山坡上,有石宕约20个。长命山是石宕的集中地,自明代开采至今,东西绵延长2公里,由11个石宕组成,即庙后山宕、九层楼宕、禾记宕、协兴隆宕、元泰宕、震兴隆宕、英节宕和蝙蝠宕等。其中以庙后山宕为最早,元泰宕则以其开辟高度近200米、地平线下又开挖约40米堪为规模最大。此外又有“城山七宕”之说,即荒宕、龙尾巴宕、三槐宕、万利宕、老宕、小湾宕、新宕。 探究大隐石宕历史,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今大隐城山渡附近建句章城。因筑城之需,就在当地开宕取石;二是从唐代开始取石,其佐证就是唐时大隐已建山王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隐石宕历史悠久,历朝都有发展。它最初是因优越的水运地理条件而设,又借南宋定都临安时需要大量石材之契机而逐渐扩大,明清时达到鼎盛。在鼎盛时期,有宕匠1000多人。 大隐石宕以出产石梁、石条、石板为盛,其中“大隐石板”最出名。大隐石是一种凝灰岩,属于火山碎屑形成的岩石,它硬度适中,用传统手工打楔法开采比较容易。也有少量青石。大隐石料质地好、适用性广,在宁绍地区广为使用。如宁波城区的鼓楼,余姚的通济桥、舜江楼,慈溪浒山的老城墙,都应用了大隐石。由于大隐石板在古代建筑三北海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在慈溪老人的口中依然流传着关于大隐石板的各种传说。 石宕业是高风险的产业,因此早在唐代就建起了山王庙,现存的山王庙是清代重建的。它是祀奉山神秀公的场所,也是石宕业者聚会、议事、经营的地方。山王殿庙会,其实就是石业庙会,每年农历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举行。会做大戏三天三夜,各宕放工三天,宕主请宕工们吃饭、喝酒、看戏。 大隐石匠并未止步于“石板之乡”的荣誉中,如今,大隐石业已由粗放的石料开采和普通的石板加工,转向大力发展精细的石雕业。 很多人把大隐石与小溪石、梅园石并称为“宁波三石”。 唐大和七年(833年),鄞县县令王元暐为根治水患,在鄞江上修筑它山堰,从此,鄞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宕开采。鄞江古称小溪,在小溪开采的石料,后世称为“小溪石”。小溪石为火山碎屑岩,颜色酱红。因其岩石层理薄且均匀,可按层理剥采板材或加工成条石、块石、石板等,用于建房铺路、筑塘堰、凿刻石碑等,但开不出大石料。据传,它山堰水利工程所用石料来源于鄞江上化山石宕。 已列为鄞州区文物保护点的鄞江上化山古石宕遗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溪石产地,它开采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抗战期间因采石生意萧条而关闭,采石历史延续了600多年。现鄞江等乡镇已划入海曙区,并利用部分采石遗址建造了宁波攀岩公园。 距宁波城西约20公里处,在四明山支脉锡山与梅园山脚下有一座古村,叫梅园村,隶属鄞江镇。梅园石分布于鄞江镇的梅园山、锡山一带,产地区域狭小。大约在大规模开采小溪石时,也开始采掘梅园石。 在我的眼里,梅园石是一种带有诗情画意的石料,它属于火山沉质型的凝灰质砂岩,色调如晚秋的枫叶,呈灰紫色,素雅大方。石质细腻致密,硬度适中,并能产大石料,是一种高档的建筑和雕饰石料。 虽然梅园山距小溪很近,但梅园石与小溪石明显不同,从石质比较,大隐石与小溪石均逊于梅园石。 据载,800多年前,日本奈良东大寺毁于兵火。日本工匠无力修复,于是邀请在明州的营造师陈和卿及石匠伊行末等7人到奈良重建东大寺。竣工之际,伊行末等人欲在南大门雕刻一对石狮,苦于在日本很难找到适用石材,突然想到随船而来的压舱石是梅园石,伊行末就用梅园石雕了一对石狮子。 东大寺工程结束后,伊行末和另外4位明州工匠留在了日本,继续从事雕刻并带徒传艺。这些留日的明州宋代匠师,以精湛的技艺,传承后人。后在日本关东、箱根、镰仓一带形成著名的“大藏派石工”,也称“伊派石匠集团”。他们用从宁波运来的梅园石,雕刻了大量石雕艺术珍品,有许多后来成为日本的国宝。 2008年12月,在象山海域发现一艘清代古沉船,考古队员在沉船上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花瓷、陶器和成排成列的梅园石。目前已无法考证这艘船的最终去向,但从装载着的大量梅园石可以确定,它是从宁波港起锚驶往海外的。 在宁海县东部的长街镇,自北向南排列着五座山:松岙山、道士岩、不周山、聪明山和石兰山。五座山上面皆有松竹覆盖,但山岩内部却形成了奇特的空硐,这就是伍山石窟。这五座山均位于东海滩涂之上,利于采出的石材海运出外。 伍山开宕采石的历史,有说始于南宋的,有说始于明代的,众说纷纭,无所依据。然而此地采石业却是如火如荼,形成800余坑洞的开采规模;出产待运的石板、方块石、条石堆砌如山;其所在的下长山,商贸发达,曾号称“小上海”。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据老人回忆,清朝末年,下长山曾遭受了两场火灾,草房、瓦屋无一幸免,昔日的繁华之地,成了一片废墟。下长山采石业也随之衰落。 石宕废弃后,鸟兽将植物种子带入坑洞使草木繁衍,积水在洞内形成了深深的清潭,造就了今日之壮丽景观,这就是现在的伍山海滨石窟国家矿山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