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层党组织的党日活动。 |
 |
干部走村入户倾听民意、服务群众。 |
 |
2019宁波人才日启动仪式现场。 |
 |
基层党员干部在张人亚党章学堂学习十九大精神。 |
 |
象山县丹西街道仇家山村开展村民说事。 |
 |
镇海区中青班学员走访调研生产一线。 |
 |
干部研修班学员在基层调研。 |
 |
在黔西南州挂职的干部人才指导当地群众种植橘树。 |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宁波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70年,也是宁波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70年。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新闻发布会,亮出宁波组织工作70年写就的成绩单。 70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始终把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作为根本遵循,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按照重点工作创特色、难点工作求突破、基础工作抓规范、整体工作见成效的思路,推动干部、人才、基层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同向发力。特别是市委作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以来,市委组织部积极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扎实推进“党建争强”三年攻坚行动,为推动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勇祖轩 【关键词】理想信念 旗帜鲜明加强理论武装 政治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广大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政治过硬是第一标准。 70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求,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初心使命进一步筑牢。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的整风、整党运动,到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三讲”教育、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十八大以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线,一直贯穿始终。 在党内教育中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在党性熔炉中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宁波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率先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全面落实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自2018年以来,全市2040批次、6.2万余人次的党员干部到北仑张人亚党章学堂参观学习,重走“初心之旅”;余姚梁弄横坎头村接待了12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重温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把政治把关作为精准识别干部的头道关、核心关。2004年我市开始探索政治素质量化评价,2010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德行考核评价办法,让“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出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意见、实施“六争攻坚”干部表现一线调研、推出政治素质考察实施办法等,常态化开展政治建设专项调研,对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政治素质集中调研分析,在专项考察中不断考准政治表现。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把“一线”“火线”作为政治历练的主战场,选派干部到攻坚一线、对口支援、扶贫协作、防范化解风险最前沿真刀真枪磨砺,2015年开展“三重三跨”挂职,2018年以来深入开展一线建功行动,先后选派2500余名干部到“六争攻坚”一线助力攻坚、服务发展。 目前,我市对口支援合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岗挂职干部人才共128名,主要在新疆库车县、西藏比如县、青海天峻县、贵州黔西南州、吉林延边州等。2018年,宁波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全国考核中名列第一梯队第四,援疆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名列第一。 【关键词】担当铁军 始终坚持实干实绩导向 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纵深推进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求,也是基层群众对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期待。 漫漫70年间,宁波始终紧紧围绕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坚持把选人用人工作作为事关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来抓,从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宁波铁军队伍,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显著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出台加强“第三梯队”建设的意见,推动新老交替;198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开选拔干部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台加强乡镇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专项意见;1996年在全国率先公开考录公务员;2000年以后,围绕干部“上下管育爱”,先后出台能上能下、专项考核、实践锻炼等方面政策;今年以来,结合新公务员法实施,全面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 全面规范选拔任用体系,牢固树立选人用人导向。可以说,宁波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积极探索契合宁波实际、具有宁波特色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出台建设有担当有作为有口碑好干部队伍、从严锻造“四铁”干部队伍等意见决定,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宁波铁军。 如何克服时代变迁带来的“本领恐慌”?宁波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战略性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宁波干部党员学习网”,针对市管干部、优秀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新入职干部等不同成长阶段干部开展精细化培训,针对机关、高校、国企、基层等不同领域干部落实精准培养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5年来累计举办乡村振兴战略、防范化解风险等专题培训班216个、培训干部1.6万余人次。 如何确保干部队伍忠诚清廉?宁波着力构建市县联动、涵盖纪委、公安等19个部门的干部大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任前、任中、任后全过程监督体系,以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严格执行任前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选人用人专项检查、选拔任用工作离任检查、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管理监督制度。 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宁波突出严爱相济,坚决树牢担当作为导向,2017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X”政策体系,每年开展“六争攻坚”干部风采集中展示,每两月推出一期“六争攻坚”先锋榜。今年“七一”前夕,我市11名干部被评为省“担当作为好干部”,300名市级“两优一先”和100名“六争攻坚”好干部受表彰,101名党员干部得到澄清正名,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人才生态持续优化 对于宁波这座科研和高等教育仍存短板的城市来说,人才工作更是事关城市的兴衰,事关城市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1999年就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2004年提出“三港一地”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2010年和2013年又先后出台了《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人才强市的脚步越走越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开放揽才、产业聚智”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省委赋予宁波“打造服务全省、面向全球人才高地”的要求定位,聚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部署,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争创一流,全市人才工作持续保持量质齐升的奋进态势,为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宁波快走一步,持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海外工程师计划、“3315计划”、海外引才基地……每一个品牌的推出,都是为了面向全球吸引英才。仅2018年以来,就有71名顶尖人才、196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来甬创业创新,全职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17名,实现历史性突破,自主培养院士实现零的突破。 秉持“青年决胜未来”理念,宁波建设青年友好城,把集聚青年人才作为提升城市潜力、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在全国率先推出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的“零门槛”人才落户政策、连续14年举办人才科技周、出台人才生态建设“1+X”系列举措、首次举办宁波人才日……持之以恒的付出,引来广大青年“用脚投票”。2018年以来,全市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国第二,2019年上半年新引进大学毕业生、高技能人才同比分别增长42.5%、29.9%。 不仅如此,我市将高端人才平台建设作为“栽树工程”,尤其是2018年以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宁波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谋划启动,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余所著名高校在宁波设立研究机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等12家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快速集聚,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长远性的引才聚智平台加速成型。 “我们始终将人才的‘关键小事’作为我们的‘头等大事’,深入推进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倾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宁波通过实施职称制度、科研经费管理等一系列放权松绑政策,着力构建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机制,从房子、票子、身子、孩子、本子等入手,每年服务各类人才2万余人次。 【关键词】锋领港城 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稳步提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素有红色基因的宁波来说,基层党建工作举足轻重,根深叶茂。 从1925年宁波第一个党组织在启明女中成立,到2018年底全市有基层党组织2.9万多个;从1981年党员人数16.6万名,到2018年人数增加到52.2万名,党组织和党员的迅速发展,见证了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70年来,市委一以贯之把基层党建牢牢抓在手上,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梁弄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作出“两个必须”重要指示以来,进一步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加快打造“锋领港城”,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书记抓、抓书记”,我市把压实主体责任作为核心关键来抓,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自2009年率先开展县乡党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以来,我市严格落实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领办项目、党建报表等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督促检查,并逐步延伸到机关、国企、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 与此同时,市委持续加大基层党建保障力度,从基本经费、基本阵地、基本报酬等6方面出台政策意见,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有章理事,实现了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 从农村到社区,从海岛到乡村,从两新组织到非公企业,从商圈楼宇到工业园区,宁波大力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推进区域化党建模式,通过“点线建精、整片建强”,建成156条精品线、510个示范片,使基层组织建设从单建到联建再到转向融合,成为基层党建的“宁波名片”。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宁波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推行“党建+”模式,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全面开展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创设“8718”锋领红帮企服平台,“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做法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 群雁高飞头雁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通过深入实施“领雁工程”,广开渠道选贤任能,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制度,推行“书记·加油”“书记向前冲”等特色做法,目前在基层党组织书记中,能带头致富、带领发展、带动和谐的比例超过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