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国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变化引领城市变迁

    陈鸣达           

    规划是城市的谋划者和引领者,城市则是规划的物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城市变化有目共睹,成就非凡。而隐藏于背后的规划有着怎样的变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许多人知之甚少。

    始于1949年11月、完成于1951年的《宁波都市计划》和《宁波市规划总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城市规划。2015年完成的修订版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新的一部城市规划。70年来,编制的总规有七部,形式繁多的各种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则不计其数。每一项规划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规划空间的变化。对空间资源的配置和管控是规划的主要职责。规划编制首先要确定空间区域范围。我市的规划空间区域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变化。最初的《宁波都市计划》仅涉及三江一片的老城区,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用现在的眼光看,不过是一个小县城。1986年版规划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1995年版规划建设用地126平方公里,2006年版规划建设用地312平方公里,2015年修订版规划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70年来,宁波城市规划空间范围增加了21倍。

    规划内容的变化。宁波城市规划内容经历了从粗放到集约,从平面到立体,从短期到长远,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翻阅《宁波都市计划》,只看到工业区、农业区、行政区、住宅区等11个功能区。1958年编制的《宁波市城市规划总图说明(草案)》,相比第一部规划有了明显的提高。2006年版的总体规划确立了“东拓西扩、南工北居”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了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高教园区等重要功能节点,确定城市从三江口单中心向三江口、东部新城“一城双心”结构以及南部新城等副中心组合而成的都市空间格局转变,并同步开展《宁波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宁波中心城区轨道线网规划》,首次将轨道交通线网纳入城市总规。

    规划队伍的变化。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离不开规划专业人士的参与。70年来,我市规划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差到优的发展过程。解放初,全市没有一家规划设计研究机构,规划专业人才屈指可数。如今,市区有数十家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国家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者269人。与此同时,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经历了本土自编自导、邀请省级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帮助指导,到委托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征集国外著名规划设计研究单位设计方案的变化轨迹。

    规划审批的变化。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由谁审批,既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地位、性质,又决定着规划的法定性与权威性。最初的26年间,宁波规划是由省、市政府来审批的,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当年10月2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亲临宁波,主持召开加快宁波经济发展现场办公会。会议明确要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帮助宁波市尽快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随后,宁波历史上首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年)》出炉,基本形成了老三区、镇海、北仑三片组团式城市结构,实现了从“小宁波”到“大宁波”的转变。从此以后,宁波的城市规划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批准的1995年版总规,第一次明确了宁波“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

    规划引领城市变迁的重要标志是宁波两座新城的崛起。长期以来,鄞县有县无城。2002年借鄞县撤县设区之机,在《鄞州中心城区分区规划》和《鄞州中心区空间环境特色规划》的引领下,历经10年的滚动发展,南部商务区成了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式的新城。东部新城从2001年选址开始,在《宁波市东部新城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等一系列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如今已逐步建设成为展现新世纪宁波大都市形象的现代化品质新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