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寄寓社会情怀于烟火气中

——电视剧《我和我的儿女们》观感

《我和我的儿女们》海报

    闫 伟           

    从剧名就可看出,《我和我的儿女们》是以家庭中的父母辈作为叙事主体和叙述中心的,这在当下都市情感剧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既是逆市场热潮的勇敢之举,又彰显了对都市中老年群体的现实观照。与此同时,在家庭关系的建构上,该剧同样表现出一种非典型化的创造思维。钱家四个子女,有收养来的,有曾过继给亲戚的,也有后任妻子带入家门的;将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收纳到一户家庭的空间之内,必然会产生充溢着各种矛盾冲突的戏剧张力。以上二者,便是该剧在艺术创作上核心的亮点和看点所在。

    作为该剧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钱广这一形象颇值得玩味。他是一名退休中学历史教师,起初,出于家长的责任和心绪,想让社会身份、生活情态、性格特质迥然不同的四个儿女都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行走人生路,由于常常“想当然”地行事,最后非但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反而激化了家庭矛盾。当他尝试转换一种“爱法”的时候,才终于和子女们打成了一片。这个人物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有着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观众而言,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从其身上可以真切地看到自己或身边人,进而产生带入体验与共情心理。某种意义上来说,剧作也是对凸显于现代都市中的老年问题的一种揭示和反思。当很大一部分都市剧在书写年轻人的青春、爱情、梦想,甚至某些剧作在乐此不疲地聚焦卿卿我我、放大杯水风波、渲染精英生活、描写悬浮爱情之时,《我和我的儿女们》却用充满烟火气的平民故事来蕴蓄人文情愫、寄寓社会情怀,这本身便在立意和境界上高出很多同类题材作品一筹。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现代”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很中国”的故事。不论情节还是主题,都能够给观众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剧中以钱广为代表的一些人物鲜明地贯注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例如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贵和睦、有担当、重情义、讲孝悌等,宛如一股股暖心清流,让人深感精神熨帖。“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如果不谈宏观概念,只还原到人本身的角度来看,《我和我的儿女们》其实就是在鲜明地彰显“如何去爱别人”,其在主人公钱广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和现在某些都市剧喜欢刻意表现“如何爱自己,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如何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等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大情大爱和小情小爱的区别,也是这部剧最可照亮现实生活的精神光芒。

    在制作上,《我和我的儿女们》可谓典型的“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演员选择方面不用流量明星,而用踏实敬业的“演技派”,从而基本保证了每个人物的真实立体、形神饱满,进而令剧作建立在了当下已显弥足珍贵的“可信性”基础之上。其中,塑造钱广的吕凉的表演尤其值得圈点,他把一位都市中的普通父亲演绎得精准到位、入木三分,不论是惯常的“忧心”、时而的“偏心”,还是偶然的“私心”,其在心理、行为乃至于微表情的刻画上,都契合着中国观众对于“父亲”的集体认知和内心期许,所以极容易和观众产生情感共振。剧作在情节的铺展上仍采用情感剧所惯用的“生活流”叙事范式,虽然有时略有节奏拖沓之感,但整体而言线索明晰、故事流畅,特别是不同子女的“支线”与整体家庭的“主线”并行不悖、相融共进,从中不仅展现出家庭内部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也洞观到更为广阔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景观,让微观的叙事基元和宏观的时空背景产生了彼此映衬、深层互动。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