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绳为梯,云中取月

——陈卫新《在时间的河流上》读后记

    蔡体霓            

    中秋节,儿子在上海书城买来《在时间的河流上》这本书给我。想想光阴也真快,他小时候,我常常买书给他。

    这本书装帧精美,青绿色的漆布封面,凹刻着黑黑的书名,由董桥先生亲笔题写。封面上没有作者的名字,只留在书脊上。扉页上的竹叶似泛着银色的月光,内页一行一行的字间隔疏朗,眉清目秀。横刻在封面上有两行小字:素瓷盛白雪,白马入白芦。恰似秋日里的读书心境。

    纸质书是有温度的,拿在手里也觉丝丝暖意。陈卫新是设计师,他相信建筑师赖特的一句话:“每一位设计师都是,而且必须是一位诗人,他必须是所处时代的有创见的解释者。”作为保持实践的设计师,他觉得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对日常生活里的人或事格外留心着,将时间里发生的一切汇聚成河。

    书中有陈卫新收集的几张某城街景老照片、旧书插图和他的建筑速写,还有他用毛笔书写的唐宋诗词以及张充和的书信。从内容上看,风雅又厚重,透出的气味很能吸引人。

    他有一本张充和签名和钤印的《张充和手钞昆曲谱》珍藏本,由此,他用张充和诗句“酒阑琴罢漫思家”为题作了一文,悠悠地说起从前的几个人物,道出一点掌故来。说他朋友买了一幅张充和老师沈尹默的扇面,石湖《说虎轩夜坐》之作,是沈字上品,张充和的诗用了其中一点意思。怀念陈迹,不禁感叹时光之流逝。

    作为设计师,陈卫新的文字颇见功力。在《聊寄一枝春》里,他写到,那一年,米芾在金陵拜见了王安石,而后又恰好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赏读临写,书法更见精妙。再看看,王安石居金陵钟山,苏轼居常州蜀山,米芾居镇江南山,似乎都是历史的选择,或者说他们的选择成就了历史。都说江南多山水,在山水之间,在王安石常常走过的路边,修筑一处喝茶聊天的空间,是一件特别合适的事情。于是,陈卫新想到了凭几观云,给喝茶的地方起了个“云几”的好名字。

    “水流云在”,他喜欢这句话,觉得蕴含着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云几的前院,在靠近溪流的地方,他设计开凿了水池,与原先山溪形成一个扩大体,将那山谷间几十亩的梅花从心理感受上“借”过来。他的构思饶有诗意,就像宋人选园很在乎借来野逸之气,云几借的则是花。在梅溪左岸,有一棵硕大的枯树,枯而不死,新枝倾斜而出,绿意盎然。他就在枯树左侧加一段短墙,叠石倚之,墙外有一丛篁竹,与枯木逢春内外呼应。说是与苏轼的《枯木竹石图》或许有些相同的意趣。

    对于梅雨,江南人的感受是很深的。在《赏心乐事谁家院》里,作者说竺可桢好像讲过,有梅雨的地方即是江南。他觉得这种解释是颇得江南人心的,江南人喜欢水,喜忆往事,甚至喜欢梅雨中旧庭院散发出来的气息,一边与外地朋友抱怨雨季的麻烦,一边泡茶聊天乐在其中。从这样的平常事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安乐。

    陈卫新的杂记,一段一段较短,读之有快意。他喜欢绍兴,喜欢绍兴的酒。说绍兴的底蕴厚,所以绍兴永远是微醺的,一句“山阴道上”,就足够有想象的气韵了。写苏州网师园,进门的院子里,一左一右有两块砖雕,叫锄月、锁云,透着幼稚气。又讲到一大早坐高铁来泡园林的人,总是有点稚气的。网师者,渔父也。那里还有一处梯云室,梯云之意取自《宣宝志》中“周生中秋以绳为梯,云中取月”之事。

    读至此,月当空,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