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下)

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入宣传、研究和弘扬宁波历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宁波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宁波文化软实力。

    乐承耀           

    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官吏,其为官从政经历,大多从县一级工作开始。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

    王安石曾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随后进行了历时16年的革新变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王安石革新变法的指导思想和某些改革措施,并不是在其任宰相推行新法时产生的,而是早在任鄞县县令时就开始了革新的实践。

    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到鄞县后,着手调查当地的水利灌溉情况,花了十多天时间,走遍了鄞县境内“东西十有四乡”。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评论道:“是年疏通了淤塞的水渠,重清东钱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沿湖筑起七堰九堤,提高了东钱湖的蓄水排灌能力,这是“熙宁变法”时农田水利法的初步尝试。第二年,在青黄不接的春季,王安石又在鄞县施行“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以达到“抑兼并,济贫之”。这便是后来推行的青苗法的雏形。此外,兴办教育,把鄞县孔庙作为学校,“鄞县始有县学”,这对浙东学派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

    王安石在鄞县的革新,为他后来推行新法提供了重要依据。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提到:“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邵伯温明确提到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其来源便是在鄞县任职时的改革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这一历史现象,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渊源,来自其在鄞县任知县时的三年改革实践。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的讲话。在谈到历朝历代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时,他说:“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这一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士为官从政大多从县一级起步。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鄞县知县,任职三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打下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勉励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

    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王安石在鄞县当县令的典故。他说:“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鄞县县令,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贷谷与民、抑制豪强,尊师重教,培养人才,任职4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矫世变俗打下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古为今用,希望兰考县委领导班子成员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和智慧。

    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天童寺、保国寺、高丽使馆、永丰库遗址、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等众多史迹,见证了宁波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一带一路”中的历史地位。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宁波等地的古港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他在谈到开放包容时说:“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习近平主席正是通过宁波等地古代的对外交往,阐述、借用“活化石”的典故,印证一代又一代的“丝路”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交往的桥梁,揭示“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的道理。

    祖籍慈溪的清朝文学家袁枚,倡导写诗作文“鲜”和“活”。他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说:“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然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作者难,知者尤难。”

    在袁枚看来,好诗犹如刚从水中采收的菱笋和打捞上来的鱼虾,鲜活美味,点出了文艺创作的时效性。2016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袁枚《随园诗话》中的这一典故。他说:“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闻。现在,新闻报道更要做到全时性、即时性、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零时差、零距离。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主流媒体要在增强时效性上下更大功夫,在坚持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力争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发布,多花力气把‘鲜菱笋’‘活鱼虾’奉献给读者,不能让权威发布落在社会舆论后面,不能老是让网络媒体、都市类媒体甚至境外媒体抢我们的风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袁枚这一典故,告诫新闻工作者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要讲究时效,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万斯大,鄞县人,清代经学家,他的《周官辨非》是一部力证《周礼》为伪书的著作。《周官》又称《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是一部汇编行政法律规范的典籍。为了论证《周官》之伪,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关市之赋,厉民之甚者也。周公制礼,其肯笔之于书以为常法哉?昔文王治岐,关市讥而不征。武王有天下,奉行不变。……使赋及关市,宁非横敛乎?吾以是知《周官》非周公所作,决也。”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再小也要推行,于民有害的事情,再小也必须革除。可是,《周礼·天官》九赋中的“关市之赋”对百姓是有害的,因此《周官》并不是周公所作,这是确定无疑的。

    万斯大把能否“利民”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标准,是他的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引了万斯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句话,明确提到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应该做到“丝发”和“毫末”的程度。

    (作者为宁波市委党校二级教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