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大米” 缘何优质难优价

    王东京            

    与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品质、口感皆稍逊一筹。原以为东北大米会比南方大米卖得好,可赴黑龙江一农场调研发现,东北大米卖到南方不仅优质不能优价,销售也很困难。

    农场一销售人员解释:南方水稻一年种两季,产量相对高;东北水稻一年种一季,品质好但产量低,价格要高一些。价格高,国家粮库一般不收储东北大米;而南方消费者也嫌价格高,购买者不多。

    国家粮库不买高价米好理解,因为储备粮日后要当陈米卖。消费者怎会也不买高价米呢?泰国“茉莉香米”20元/公斤,价格高出东北大米一倍却卖得好,何故?

    对此,农场一领导解答:泰国香米畅销南方市场,原因是香米特征明显,还有进口证和专业认证,容易识别;而东北大米与南方大米的样子差不多,东北人自己认得出,南方人却很难分得清。消费者担心买到假货,宁肯低价购买当地米也不愿多花钱买东北大米。东北大米在南方市场销售不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

    大米不仅存在品质差异,新米也不同于陈米。由于消费者对大米的差异无法识别,为了避免中计,不得不将价格锁定在自己认为合理的水平上。可卖家总比买家精,对卖家来说,既然大米优质不能优价,当然也不会将优质大米卖给消费者。

    目前国内大米市场的状况,也印证了上面的推断。前几年东北大米本来已有几个不错的品牌,由于优质不能优价,有的粮商便在东北大米中掺入南方大米,或者用陈米冒充新米卖。几年下来,消费者认为东北大米并没有好过南方大米。结果,不仅把品牌卖倒了,还让东北大米陷入了“价格越低,供给品质越差;供给品质越差,价格越低”的怪圈。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可有时也会出现劣胜优汰。在“二手车”市场,卖家若将所有旧车刷上油漆,买家看不出车的新旧程度,当然会尽量压低出价。若买家压低出价,而卖家对车的新旧程度了如指掌,就会将最旧的车先卖出,市场也就出现了“逆选择”。

    信息不对称,大米市场与“二手车”市场确有相似之处。为了让市场信息对称,可请权威机构(专家)给大米作鉴定,并将结果公之于众。但是,这也会带来两大难题:一是请权威机构(专家)需支付费用;二是权威机构作鉴定并不能保证粮商不再偷梁换柱,最终还是难以避免“逆选择”。

    国内大米出现“逆选择”,归根到底也是价格锁定。大米品质不同,价格一旦被消费者锁定,粮商则别无选择,也会先卖出质量相对差的大米。要改变市场“逆选择”,就必须打破价格锁定。

    对于价格解锁,经济学提出过两个办法:一是商品按质定价。比如将东北大米按品质分为甲、乙两等,甲等定价每公斤14元,乙等定价每公斤10元,由消费者自主选购,这样价格锁定即可解开。

    价格解锁的另一方法,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没有贬义,是指对同一产品按不同需求定价。一般地讲,低收入者追求经济实惠,高收入者追求消费品质。正因为人们需求层次不同,卖方才有可能实行“价格歧视”。

    人们收入不同,需求层次确实存在差别。价格歧视虽不同于按质定价,但两者可以结合进行。将东北大米分为甲、乙两等。若引入价格歧视,价差可拉得更大些:比如将甲等每公斤提至20元,乙等降至每公斤8元。

    当然,这只是卖方定价,价格高低最后还要看买方能否接受。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卖方若希望优质优价,就得主动采取差别定价,若自己不拉开价格,价格就会被消费者锁定。价格一旦被锁定,市场将不可避免出现“逆选择”。

    (来源:学习时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